【裂隙片散光度數多大有效】其他測量結果還有效嗎 |一般情況下角膜塑形鏡要佩戴到多大可以治療散光嗎 |散光軸位的錯誤 |
散光有兩個要素:軸位和度數。之所以軸位放在度數之前,是因為軸位比度數,如果軸位確,效果還不如不加度數。
測法:散光表顯示勻線條,對應小數字x30散光方向。
使用這個表原理是,我們單眼看這個太陽線時,如果眼睛存在散光,(散光角膜上凹凸不平),那麼,看到線會勻,有深,。比如,上圖,發現2和8線顏色深、,那麼散光軸位60度。
需要注意是,散光軸位是一個區域,並不是一根線。這個區域中,清晰度是,而出了這個區域,清晰度下降。
作為驗光師,上述粗測顯然是,還需要調整軸位。有以下幾種方法:
2、裂隙片最佳視力法:通過旋轉裂隙片觀察視標,位置散光軸位。
3、旋轉法:因為散光特點位置清晰度,利用這個特點,確定最佳軸位。
(1)確定有無散光裂隙片患者眼前旋轉一週,如果視力沒有變化,説有散光,如果裂隙方向時視力,知有散光。
(2)確定各方向屈光度將裂隙轉到視力方向,裂隙片後加球鏡片,直到矯正視力滿意為止,然後鏡片旋轉90°。視力位置,方法裂隙鏡片後面加球鏡片,直到矯正視力達滿意為止。這樣我們可確定受檢眼在兩個垂直經線上各自屈光度。
(3)球柱鏡換算 我們可以垂直經線上屈光度那個度數做球鏡,二者即為柱鏡(散光)度數,散光軸數小那個。
延伸閱讀…
例21 受檢眼裂隙90。方向矯正鏡片一1.50 DS,180°方向一2.O0 DS。那麼一1.50 D球鏡,二者一0.50 D散光,散光軸向1.50 DS時裂隙方向,即90°。這樣受檢眼眼鏡處方應該是-1.50 D5 ⌒-0.50 DCx 90°。
例22受檢眼在130°方向屈光度+3.75 DS,40°。方向+3.00 DS,那麼+3.00 D球鏡.二者差+0.75 D柱鏡,軸向前者40°方向。受檢眼鏡處方+3.00 DS_⌒+0.75 DC×40°。
以上例子屬於復性視或復性視散光,裂隙方向所需鏡片符號。如果裂隙方向時需矯、鏡片符號(一正一負),受檢眼為混合散光。此時可任選其中一個度數做球鏡,而以兩個屈光度絕對值和柱鏡度,軸向隨前者。例如:受檢眼裂隙90。和180。子午線所驗屈光度一1.00 DS和+O.75 DS。這時我們可選-1.00 DS球鏡,可選+0.75 DS做球鏡。若選取一1.OO DS做球鏡時其眼鏡處方應該是:-1.00 DS ⌒+1.75 DC×90°;若選+O.75DS作球鏡時,其眼鏡處方應該是:+O.75 DS:⌒-1.75 DCxl80。
延伸閱讀…
裂隙片屬於主覺驗光法,確定散光度和散光軸向。
交叉柱鏡有O.25 D、0.50 D和O.75 D三種,現在常用有前二種0.25 D交叉柱鏡是+O.25 D柱鏡一0.25 D柱鏡兩軸垂直相交互為直角而組成。把柄所在位置為零度;0.50 D交叉柱鏡是+O.50 D和-0.50 D柱鏡組成,原理同0.25 D交叉柱鏡。O.25 D交叉柱鏡力量,於矯正±1.00 DC以內散光;0.50 D交叉柱鏡力量,
使用交叉柱鏡前,球鏡力量矯正到位,否則影響交叉柱鏡矯正時性。
(1)矯正柱鏡軸球鏡矯到最佳狀態,矯正柱鏡。將交叉柱鏡零度位置放在測柱鏡軸線上;或者説測柱鏡軸位交叉柱鏡“+”、“一”號直角之間45。位置,兩鏡相重合。設測眼左眼,測柱鏡+1.00 DS軸90°,這時交叉柱鏡“+”號顳側,“一”號鼻側,稱第一面,患者視力讀到5.0(1.O);旋轉交叉柱鏡柄180″,使“+”號鼻側,“一”號顳側,稱第二面,患者視力4.9(O.8)。我們看到兩面視力,第一面於第二面,這提示測柱鏡應向80°軸向移位。將軸移到80°位置後,進行。交叉柱鏡“+”號鼻側,“一”號顳側,為第一面,患者視力讀到5.0;旋轉180°看第二面,患者視力讀到4.9。兩面相比後顯示,測柱鏡應向90°方向移位。我們柱鏡軸退到85°位置如被測柱鏡“一”,上矯正原理,移動方向是交叉“~”號位置移動。
(2)矯正柱鏡力量設被測柱鏡+1.00 DC軸85°,將交叉柱鏡“+”軸位放在被測柱鏡軸位位置,稱為第一面,患者視力5.O;旋轉交叉柱鏡180。使“一”號原鏡片軸位,稱為第二面,患者視力讀到4.9。交叉柱鏡兩面相比較,第一面時視力於第二面,這提示我們被測柱鏡力量,應加大屈光度數。被測柱鏡轉為+1.50 DC,軸85°,進行。交叉柱鏡第一位置時,視力讀到5.O,兩面相比較,第二位置時視力於第一位置,這提示我們被測柱鏡力量過,應該減低屈光度。被測柱鏡換成+1.25 DC,軸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