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病例的範文】口腔正畸病例分享 |Andrews六要素用於正畸病例數字化資料的臨牀回顧性研究 |正畸病例集 |
關於先天性缺牙好發牙位報道很多,且明顯存着種族差異,有文獻報道歐洲人先天性缺牙多見於下頜第二前磨牙(35、45),北美人多見於上頜側切牙(12、22),日本人多見於下頜切牙(41、42、31、32)。
可惜沒找到我們國人相關記錄,這個和我國目前國情有關,發達國家是每個人每顆牙相關醫療記錄記載歸檔
咱老百姓提每顆牙了,全口牙重視
目前我收治12位,本期會羅列6位,只有一位是開始結束。
我去!!6篇病例一起,半時見得看得完。有時間來……
6篇病例聽起來好多,其實信息量
(建議:入行同仁需要點時間閲讀,老司機負責挑毛病吐槽鞭策我,套友們可以瀏覽治療後效果)
導讀:2020年我國正畸病例達到了310萬例,但實際上我國口腔正畸專業醫師數量只有5000餘人。誰這些患者做治療?令人細思!
2018年初,習女士廣州一家打着“光華團隊出身”招牌私人口腔診所進行鋼牙治療,後過程中因牙齒出現,“主治醫生”鄭某她換成隱形方案,但並得到緩解,反而:牙周溢膿、牙齦萎縮、牙齒鬆動……
直至2021年2月,習女士才在某三甲醫院醫生診斷下,確認了這3年正畸療程她帶來結果:全口牙槽骨重度吸收、骨壁薄如蟬翼、全口骨開骨裂、炎、舌側唇側骨板消失、創傷性咬合。
“我這一生算是毀了!”習女士告訴財熵君,因為牙槽骨重吸收,她目前無法進食,全口牙齒鬆動,未來有可能會面臨全口牙齒脱落風險!
治療失敗幾成事實,只是目前責任界定還未有結果,習女士與涉事診所糾紛尚待解決。
透過這個案例,需要引起大家注意是,“正畸”是什麼?這個“小眾市場”背後,藏着怎樣商業亂象?
正畸,理解矯正牙齒畸形形態。如果你覺得自己牙齒排列、齙牙嘴凸、咬合,可以通過正畸治療得到程度改善。然而正畸高昂價格令潛在患者望而。
財熵君廣州多家口腔醫療機構瞭解到,目前市場上器主要分為傳統鋼絲牙套和隱形牙套。鋼絲牙套價格1-3萬元,而隱形牙套2萬元,國產品牌價格,2-3萬元左右,進口品牌要3-5萬元,而且公立醫院價格要於民營醫院或私人口腔診所。
正畸中國並不算是新興事物,早在中國成立初,這一學科出現,走過半個多世紀路程。但是於發達國家而言,中國正畸業目前是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錯頜畸形發病率74%,應2020年錯頜畸形患者人數10億人次左右,但2020年中國正畸案例數量310萬例,滲透率0.3%(美國1.8%)。這意味着,中國正畸市場未來發展潛力是十分。
來源:時代天使招股説書,2015年2030年中國正畸市場規模及預測(十億美元)
而國內消費升級意識美學意識崛起,正畸治療侷限於“整齊牙齒”這一理念,改善臉型、提高顏值成為多正畸患者主要訴求。
財熵君近期實地探訪了廣州多家口腔醫療機構,發現就診患者中兒童、青少年人羣,這説兒童以及青少年牙齒預防和治療受到家長重視。
,患者當中缺乏成年人身影。廣州一家私立口腔診所醫生告訴財熵君,最近幾年前來諮詢矯正牙齒成年人中女性多,改善顏值是她們主要訴求。中國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家長意識提高、國民審美意識覺醒,成為了拉動正畸市場需求爆發“三駕馬車”。
延伸閱讀…
事實上,任何一個獲得蓬勃發展行業不乏資本身影,口腔行業例外。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我國口腔領域一級市場共有33起融資事件,總金額達50億元左右,相比2020年增長了200%左右。
正畸上游,於發展時間、技術,目前金屬自鎖傳統矯正器臨牀應中依佔主流地位。但因為這些傳統矯正器是鋼絲、陶瓷原材料製成,屬於高值耗材,所以行業集中度,資本佈局。
而近十年內,藉醫生要求、節省時間、、治療效果可視化優勢,隱形正畸市場嶄露頭角。
目前中國隱形矯治市場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灼識諮詢統計數據顯示,短短5年時間,中國隱形正畸案例2015年4.7萬例飆升到2020年33.55萬例,年複合增率47.7%,預計2030年達到380萬例。
面隱形正畸這條“星光大道”,資本會缺席。
今年7月8日,隱形正畸品牌“”所屬公司牙領科技獲紅杉中國2000萬美元(1.3億人民幣)A輪融資;
7月15日,樂普醫療2.37億收購蘇州博思美68.43%股權,宣佈進軍隱形正畸賽道;
8月24日,拾玉資本領投,鈞山投資、蘇州基金完成隱形正畸品牌“美”一輪B輪融資,結合此前兩輪融資,美累計總融資額達數億元。
延伸閱讀…
而令人矚目的,過於今年6月份登陸港股“隱形正畸第一股”時代天使(06699)。時代天使IPO融資29.12億港元,上市當天股價一度漲490元,收盤市值664.9億港元,對應市盈率高達365倍,市銷率67倍,有點“市夢率”節奏!
能夠獲得投資者們如此押注,時代天使有其魅力所在。
中國隱形正畸產業鏈上游,依靠先發優勢和技術壁壘構築了“護城河”時代天使,美分庭抗禮,累計佔據了中國80%以上市場份額,形成了雙寡頭壟斷局面,排名第三齒科剩餘的“蛋糕”中蠶食了近9%份額。
剩餘的“蛋糕”不多了,面如此“”規模空間,後來者應該如何破局?而作為隱形正畸第一梯隊企業,面後來者虎視眈眈,該如何守住當前地位?
於傳統消費行業,口腔器械是像隱形矯正器這一類產品,營銷模式是直接面向D(doctor)端主。因為進行矯正器選擇時,牙科醫生具有話語權。
所以時代天使近年來發力點是於牙科醫生培養。數據顯示,2018年到2020年,時代天使服務牙科醫生數量11500位增加到了19900位,達成案例2018年7.77萬例增長到2020年13.76萬例左右。
某種程度上來説,醫生是時代天使引以“王牌”,但與此同時,時代天使有意“淡化”醫生作用。
一方面是體現銷售方式上轉變,過去時代天使產品大部分是直銷醫院和診所,其中私立診所主要銷售對象。但近些年來,可以財報中直觀地感受到時代天使直銷比例處於下降狀態,而分銷佔比是提升。2018-2020年,公司通過直銷渠道獲得收入4.14億元、4.40億元以及5.31億元,佔總收入比重89%、70.1%及66.4%,分銷渠道收入佔比2018年11%提升2020年33.6%。
另一方面,公司寄希望於“數字化”技術升級達到“去醫生化”目的。時代天使創始人李華敏公開表示“我希望隱形牙套未來是通過醫生引導而出售醫學用品,而是患者主動去選擇熱門產品”,同時強調了時代天使未來發展計劃是“繼續收集數據,兩年內爭取實現數字化牙齒矯正,即輸入數據後電腦自動完成排布”。
解釋一下,時代天使目前業務模式是通過“技師”醫生設計方案,後傳導端的正畸醫生,正畸醫生客户進行佩戴。如今其想法是希望“正畸醫生”這個中間環節摘除,未來產品能直接面向C(Consumer)端。時代天使競爭手隱是同樣發展套路。
不過理想要向現實低頭,與任何事物成長過程,純數字化正畸發展道路會一帆風順。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