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假性視,或者低度遠視,是可以恢復,不過要先戴眼鏡,因為孩子眼球發育,戴眼鏡讓孩子看清楚,可以消除弱視發生。正確醫,並且保持平時正確眼習慣,完全可以恢復視力。
(1)教育孩子看書、寫字姿勢要端正,不要養成趴在桌子上學習習慣,不要躺著或坐車時看書。
(2)平時閲讀或寫字時,書本和眼距離應保持30釐米左右。
(3)光線要、,不要陽光直射下學習,光源應左前方。
(4)防止眼肌,學習時間不要過長,一次40分鐘宜,休息10分鐘,看看遠處物體或做眼睛保健操。
(5)如患有屈光,應及時配戴度數眼鏡。
屈光:屈光共有三種,視、視和散光,是兒童期病。如果發現孩子看電視瞇眼、歪頭看東西或者要走得近才看清物體,到醫院檢查孩子有沒有屈光,兒童期屈光治療。
0-6歲兒童少數有先天性視,多數遠視或遠視散光。而兒童眼球不斷發育之中,可塑性,本身有一個視化過程。因此,通過戴鏡、物理治療、中醫針灸燻洗系列治療後,視力多數可以得到矯正。因為兒童屈光治療復雜,眼鏡店不具備進行治療專業技術和條件,如果孩子視力有問題,應該請專科醫生檢查後,進行配鏡治療。有弱視要遵醫囑進行正規治療。
屈光指近視、遠視以及散光,兒童屈光治療建議手術,只要配鏡治療。
視眼視力,由其遠視屈光度調節力而決定。遠視,少部分調節力克服,遠、視力可以,無症狀。這樣遠視稱為隱性遠視。這些可以統稱屈光症狀。
近十年來, 全球近視和高度視呈現增長趨勢, 其中兒童青少年近視呈現發病、進展、高度視比例增加趨勢。Holden[1]2015年發表世界衞生組織(WHO)上報道, 2010年全球視人羣18.93億, 佔27%, 高度視人羣1.70億, 佔2.8%, 是東亞地區, 如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 視患病率接近50%, 於澳洲、歐洲、北美和南美地區。目前患病率預測, 2050年, 全球視人羣達到49.49億(52%), 高度視人羣達到9.25億(10%)。Rudnicka[2]調查發現, 東亞15歲人羣視患病率高達69%, 因此, 進行幹預, 減少視導致眼部併發症和視力喪失, 減輕由此而造成社會負擔和經濟負擔。
人屈光發育過程中, 從出生3歲是一生中屈光度數變化時期, 初生嬰兒中, 大部分+1.50~+2.00 D低度遠視, 伴成長, 角膜曲率, 眼軸延長, 學齡期完成視化過程, 期間部分兒童開始出現近視並加深[3]。因此, 0~3歲, 是視覺發育關鍵時期, 0~12歲敏感期, 對敏感期兒童進行科學屈光檢查, 並、屈光, 定期隨訪, 將有助於減少屈光及近視增長過導致眼部併發症, 降低高度視致盲風險。
大量調查研究, 結合國內情況, 參考美國眼科學會(AAO)相關視光臨牀踐指南及大量文獻, 形成此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 旨在兒童屈光矯正提供指導性意見。
屈光包含視、遠視、散光和屈光參差, 年齡和屈光度, 矯正原則相應發生變化。
≥ -3.00 D低度視; -6.00~-3.00 D(含-6.00 D)為中度視, < -6.00 D高度視。
1.1.1 嬰幼兒 如有表1所示屈光度數需考慮配鏡[4, 5, 6]。
1.1.2.1 視度數> -1.00 D學齡前兒童如果出現近視症狀, 需要其進行屈光矯正; 若其無症狀, 可觀察, 每6個月隨訪。
1.1.2.2 專家經驗臨牀觀察, 視度數≤ -1.00 D需矯。
1.1.3.1 於視力下降較且有症狀兒童, 任何度數視屈光需矯。
1.1.3.2 專家經驗臨牀觀察, 視度數≤ -1.00 D者需矯。
1.1.4 隨訪 每6個月隨訪, 若本次隨訪上次檢查度數改變≥ 0.50 D, 需要處方。但如果度數改變0.25 D, 矯正後視力提高者, 可給予新處方[7]。
≤ +3.00 D低度遠視, +3.00~+5.00 D(含+5.00 D)為中度遠視, > +5.00 D高度遠視。
1.2.1 嬰幼兒 如有表2所示屈光度數且伴斜視者需考慮配鏡[4, 5]。
1.2.2 3~10歲兒童 低度遠視3~10歲兒童, 若無斜視、視以及其他視覺問題, 可隨訪觀察。如出現視力下降, 伴雙眼視功能障礙或其他功能性視覺問題, 則需要矯正遠視[8, 9]。
中高度遠視3~10歲兒童, 需要進行光學。認為, 屈光度數> +3.00 D者, 進行屈光矯正[10, 11]。屈光矯正度數需結瞳孔下檢影驗光以及睫狀肌麻痹後檢影和主覺驗光結果, 同時需考慮調節、雙眼視功能評估以及患兒依性來確定[9]。另外, 高度遠視, 伴有屈光參差性遠視兒童, 他們早期(2~3歲以前)往往沒有體徵(如表現出內斜視), 往往伴弱視或斜視風險, 需密切隨訪並早期進行幹預[12]。
1.2.3 10歲以上兒童 10歲以上兒童如為低度遠視, 需要屈光矯正。但如伴有視覺症狀或者雙眼視功能問題, 配戴低度數框架眼鏡往往可以緩解相應症狀。另外, 相關視覺訓練該類患者有所益處。
10歲以上兒童如為中高度遠視, 需要進行屈光矯正。如伴有斜視或弱視, 屈光處方度數視度數1/2~2/3, 同時結合隱性遠視顯性遠視度數來確定。如伴有斜視, 需斜視性質、類型來個性化, 如視伴內斜視應足矯, 視伴外斜視應欠矯, 處方確定需要結合視力、調節能力以及雙眼視功能情況[4, 5]。
延伸閱讀…
1.2.4 隨訪 每6個月隨訪, 遠視伴有雙眼視功能、斜視或者視者, 建議每3個月隨訪, 重度弱視建議每月隨訪。
1.3.2 學齡前及學齡兒童 > 1.50 D順規及逆規散光, > 1.00 D斜軸散光需配鏡矯[13, 14]。
1.1和1.2中所述需要矯正遠視或近視同時伴有散光時, 如散光≥ 0.50 D, 需同時矯正散光。如果伴0.25 D散光, 但矯正後視力提高者, 應給予。
1.3.3 隨訪 每6個月隨訪, 如伴隨斜視或弱視, 建議每3個月隨訪, 重度弱視建議每月隨訪。
包括評估雙眼視力和兩眼視力是否存在顯著差距, 儘獲得其視力水平和排除視可能。
2.1.1 眼球運動觀察 觀察眼球轉動時有無震顫, 如果有眼球震顫提示可能存在視力障礙。
2.1.2 視覺反應能力觀察 2個月左右嬰兒可以取紅色玩具置於眼前15~20 cm, 觀察其雙眼追隨物體幅度和反應。2月齡以上嬰兒, 可以其做鬼臉動作, 觀察其是否出現應答性微笑。
2.1.3 眼位及眼球運動觀察 單眼恆定性斜視者, 主斜眼可能存在眼病引起視力, 需儘轉診兒眼科醫師; 而雙眼交替性斜視者, 雙眼視力可能。
2.1.4 三稜鏡試驗 眼前置10 PD底上的稜鏡觀察幼兒注視反應, 如果放置某一眼上時, 側眼轉動注視, 提示該眼視力。如對側眼能轉動注視, 則提示雙眼視力。
2.1.5 屈光介質檢查 檢影鏡觀察屈光介質是否透明, 屈光介質, 提示該眼視力; 檢影光帶暗者, 提示存在較大度數屈光可能。
2.2.1 視動性眼球震顫(Opticokinetic nystagmus, OKN) 通過OKN檢查可評估嬰兒視力。
延伸閱讀…
2.2.2 優先注視法(Preferential looking, PL) 可以通過運用條柵視力卡(如Teller、Lea、Patti視力卡)測量嬰幼兒視力[15]。
屈光檢查結果因人眼調節狀態而有所改變, 12歲以下兒童睫狀肌張力大, 調節。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放鬆調節後驗光, 是實現兒童精確驗光方法之一。目前臨牀使用睫狀肌麻痹劑主要有: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1%鹽酸環噴託酯滴眼液和0.5%複方託吡卡胺滴眼液。
①年齡:建議10歲以下常規使用, 12~19歲使用; ②斜視:伴隨斜視患者內斜視患者; ③調節痙攣; ④矯正視力理想。
3.2.1 1%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 能充分麻痹睫狀肌, 程度抑制調節[16]。適應證:①屈光伴斜視、視者, 是視伴內斜視者和遠視伴弱視者首選阿托品散瞳; ②驗光過程中屈光度波動者。於阿托品使用後會出現時間視近、畏光反應, 使得其學齡期兒童中使用受到限制。禁忌證:①年齡於3個月嬰兒; ②唐氏綜合徵、癲癇、痙攣性麻痹、顱腦外傷、閉角型青光眼、色素者以及藥物成分過敏者慎用。
3.2.2 1%鹽酸環噴託酯滴眼液 研究顯示1%鹽酸環噴託酯滴眼液具有和阿托品相近睫狀肌麻痹作用, 使用阿托品情況下可首選鹽酸環噴託酯滴眼液替代, 如學齡期近視、視散光患者、遠視視力正常者。深色虹膜色素人種可能需要稍增加使用量。滴眼前使用表面麻醉劑可減輕眼部刺激症狀[17]。滴藥後壓淚囊應位置2~3 min可減少鼻黏膜吸收。閉角型青光眼及藥物成分過敏禁忌證。
3.2.3 0.5%複方託吡卡胺滴眼液 睫狀肌麻痹效果, 很少於睫狀肌麻痹驗光, 可作輔助用藥, 鹽酸環噴託酯滴眼液聯合使用可以加強後者散瞳作用[18]。閉角型青光眼為禁忌證。
阿托品使用後患者可能出現皮膚潮紅、口乾、發熱、噁心嘔吐全身症狀, 散瞳後21 d內有畏光、視近症狀, 滴藥後壓淚囊應位置2~5 min有助於減輕全身反應; 鹽酸環噴託酯滴眼液散瞳後3 d內患者有眼部畏光、視近症狀; 0.5%複方託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後6~8 h內患者有眼部畏光、視近症狀。
家長發現孩子歪頭看東西,看電視或玩電腦時候總是眯着眼或者是要走得才能看清東西,那麼家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因為孩子可能有屈光問題。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眼睛檢查,看看孩子是否屈光。
很多家長會問:“什麼醫生説我小孩有視,可診斷書寫‘屈光’呢?”怎麼區分假性視和真性視問題是家長們關心。
其實, 屈光醫學術語,它包括視、遠視和散光。來説,6歲以下兒童多數患有遠視散光或遠視問題,少數是先天性視眼。
兒童歪頭或眯眼看東西,或需要走得看東西時,家長及時找醫院,眼科醫生檢查排除眼睛疾病後進行驗光。於兒童調節力,需要睫狀肌麻痹劑散瞳後進行檢影驗光。
1、屈光性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和訓練,有可能恢復,但恢復程度因人而異。需強調是,醫生指導下實行確實治療外,家庭合力,熱情關懷鼓勵,以及老師同學理解幫助。
3、視是兒童眼病,發病率(1984年)學齡前兒童3%左右,我國有3億多兒童,估計有一千多萬弱視者。
4、視眼主要缺陷是缺乏立體視覺,而立體視覺好壞直接影響到勞動效率,工作質量安全。所謂立體視覺是視覺器官三維空間各種物體遠近、前後、、和凸凹感知能力,是人和高等動物特有一項高級視功能。
如發現患有了近視,應及時配戴框架眼鏡或隱形視力。視眼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可以通過手術矯正近視,但有時會出現合併症,應有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