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開創手術】口腔頜面外科 |東方早報 |口腔頜面外科 |
口腔頜面外科[1](英語: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稱口腔顎面外科[2],是一個現代醫療外科,該外科主要治理頭部、頸部、臉部、下頜、口腔和頜面部位,包括組織和組織損傷和疾病,並通過藥物及手術進行治療。
該外科需要醫生此部位有深入瞭解,例如瞭解頭部肌肉及下顎活動組織及關節構造,並為牙科其中一個進階專科[3]。雖然牙科醫生可以進行牙科及口腔手術,但於咀嚼系統及口部開合説話方面,口腔頜面外科有全面認知和研究[4]。
擁有潔白牙齒,方能綻放自信笑容。我們守護每個笑容為己任,提供全方位口腔醫療服務;貼心專業團隊配合進醫療技術,大眾帶來耳目一新及安心可靠體驗。我們矢志成為您笑容後盾,您攜手開創自信人生。
集團設有三大牙科服務,包括普通牙科、專科牙科及美容牙科,全部服務多達二十多種,包括口腔檢查、環口放射攝影術、CBCT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口腔癌篩檢、植齒、根管治療、假牙修復、口腔頜面手術、牙周病治療專科及牙齒專科牙齒漂白、牙齒及牙科激光治療,全方位照顧口腔,成就您笑容。
作為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頭頸腫瘤外科以及口腔頜面修復外科創建者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蔚六和他團隊半個多世紀開拓於使“中國式”口腔頜面外科得到了確立,並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他認為,到未來二○二○年,第六次科技革命是器官再造修復。
1932年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國工程院院士,口腔頜面外科學家,一級教授、主任醫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名譽院長,2001年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3、4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召集人職。
醫近60年來,中國工程院院士邱蔚六見證了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無到有,到過程。
作為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頭頸腫瘤外科以及口腔頜面修復外科創建者和開拓者之一,他和他團隊半個多世紀開拓於使“中國式”口腔頜面外科得到了確立,並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1989年邱蔚六第一次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性口腔頜面外科大會開始,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迎來“黃金時代”。20年跨越,一個人到一個團隊,走出去中國頜面外科專家多。2009年,上海終於地迎來了一場標誌着口腔頜面外科領域國際級別學術大會。
於邱蔚六國際口腔頜面外科事務中貢獻,他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授予獎項——會士獎(Distinguished
Fellow Award),成為該獎項亞洲第一人,並國際牙醫學院授予榮譽——大師(Master)稱號。
這位82歲老人説,“我喜歡口腔頜面外科,一輩子沒改行,我仁讓,有責任推進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是看到我們學科梯隊發展,我感到高興。”
提起口腔頜面外科,很多人陌生,以為口腔科補補牙齒、拔拔牙齒。其實,口腔頜面外科現在是口腔醫學下面一個二級學科,是一個涉及牙科與整形外科交叉學科。
“骨不存,牙焉附?肌不存,何談表情?牙,何談?”邱蔚六了這三句話來解釋口腔頜面關係,“口腔外科是牙科發展起來,頜面外科是(上世紀)40年代從整形外科中分離出來,口腔外科頜面外科結合而成口腔頜面外科是一個交叉學科,切掉哪一塊不行。”
口腔頜面外科發展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上世紀40年代,二戰戰火蔓延,造成大量戰爭創傷,促使口腔頜面外科得到了發展。邱蔚六解釋説,“二戰中,戰士們躲戰壕掩體裏,頭戴鋼盔,只有頜面露外面,所以頜面部位遭到炮火襲擊。口腔頜面外科二戰時期歐洲形成。”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要上世紀50年代説起。1948年中國東北解放後,1949年蘇聯專家口腔頜面外科帶到東北地區。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1951年中國派手術隊到東北前線救護戰爭創傷,其中有2個醫療隊,一個是四川大學醫學院附屬華西醫院,另一個張滌生教授帶領上海醫療隊,戰爭創傷救治促進了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1951年,衞生部正式下文要求醫學院原牙醫學系改成口腔醫學系。
延伸閱讀…
1953年,上海第二醫學院附屬醫院(今瑞金醫院)張錫澤教授建立了中國第二家口腔頜面外科病房,1955年科主任中國口腔頜面外科創始人張滌生教授和張錫澤教授,前者還是中國整形外科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工程院院士。1955年,23歲邱蔚六中國創立口腔醫學院校四川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畢業,到醫院工作,成為張錫澤得力助手。恩師精心培養和國內眾多前輩和同輩努力下,半個多世紀開拓,終於使得“中國式”口腔頜面外科得到了確立,並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領域中佔有一席之地。
1989年,邱蔚六出席了美國舊金山舉行第71屆美國口腔頜面外科年會,會上他作為唯一受邀中方專家,首次國外專家介紹了中國口腔頜面部腫瘤治療經驗。第一次揭開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面紗,讓國外領域專家們嘖嘖稱奇,他們驚歎於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水平,儘管它晚。同時,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特有治療模式,讓專家們眼前一亮。
後20年,一個人到一個團隊,走出去中國代表規模擴增。1999年,中國正式加入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成為國際口腔頜面外科學界大家庭中一員,邱蔚六代表中國成為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首任理事。2008年,美國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邀請中國口腔頜面外科學會主辦第90屆年會,邱蔚六40多個中國專家赴西雅圖參會,大會設立中國專場。
2009年,上海與香港申辦第十九屆國際口腔頜面外科學術大會上海舉行,這是為止規模國際化盛會,共有1500人參加,其中1000多人是來自77個國家外國學者。這次大會上,邱蔚六因為口腔頜面外科事業作出貢獻,授予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會士獎”。這是目前世界口腔頜面外科領域榮譽獎項,此前全球只有5人獲此殊榮,而亞洲邱蔚六是第一人。
回望50年來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邱蔚六感慨,“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經歷了三個階段發展,(上世紀)50-60年代是萌芽期,抗美援朝催生很多榮軍醫院促進了學科發展。60-90年代是成長期,培養了年青一代,‘文革’時期只能關起門來自己搞研究。90年代是成熟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後,國際組織北京、上海設立了培訓中心。目前上海第九人民醫院設立了國際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學會培訓中心、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會培訓中心、內AO亞洲培訓中心,病房裏能看到國外留學生身影。”
延伸閱讀…
邱蔚六領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是國家(教育部及衞生部)和上海市重點學科,是國家“211”“863”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到牙齒、下頜骨畸形矯正,到頭頸頜面腫瘤,來全國各地患者這裏尋求水平治療。
九院口腔頜面外科三代領軍人物引領,發展。邱蔚六作為第二代領軍人物,起到了承上啓下歷史作用。他近60年醫路上,膽突破手術禁區,每一次創新推動着中國口腔頜面外科發展。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原口腔科基礎上發展而來,是一個有着歷史煥發着青春氣息專業團隊,是醫院創建初期設置科室之一,其創始人我國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陳瑞梅教授。我科是國內招收口腔醫學碩士研究生單位,現發展成為亞專科建設二級學科,成立以來,椅位數,牀位數以及門診、住院人數均居河北省前列,已成為河北省亞專科建設全面,醫護人員總數多,學歷層次科室。多年努力,形成了學術梯隊優化,臨牀技能,科研基礎紮,綜合實力學科,省內口腔屆享有聲譽。
口腔頜面外科自1979年成立後,頜面外科專家陳瑞梅教授,王植三教授,李長貴教授帶領下,省內口腔癌、口咽癌惡性腫瘤切除術,頸淋巴結清掃術,腮腺切除術大型手術,並開展胸肌皮瓣,胸鎖乳突肌肌皮瓣,頸肌皮瓣,頰脂墊瓣各類皮瓣,遊離植皮,肋骨,髂骨移植修復腫瘤術後頜面缺損工作。開展了唇齶裂序列治療。目前學科帶頭人張英懷教授,工作基礎上,開展了帶血管蒂遊離前臂皮瓣,腓骨肌骨瓣修復腫瘤術後頜面缺損,耳大神經移植修復腫瘤術後面神缺損進手術,使口腔頜面腫瘤診治程序規範化,制度化。並且開創性開展了人工種植牙種植和唇裂術後鼻畸形部分肋骨修復技術、項目。口腔頜面外科積極開展臨牀科研工作,獲河北省科技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河北省衞生廳成果獎3項。目前承擔河北省廳級項目5項,形成了破骨細胞系列研究,植物藥有效成分治療口腔癌、涎腺癌基礎及臨牀研究,人工種植牙基礎及臨牀研究幾大項系列研究。成立以來,承擔口腔系,醫學系,護理系口腔頜面外科和口腔醫學影像教學,實習工作。近三年來,每年培養進修醫師2-3名,培養碩士研究生4-6名。口腔外科現有病牀23張,年收治病1000餘人,手術800餘台,門診1萬5千餘人次。急診1000餘人次。口腔頜面外科臨牀、科研、教學水平處於全國前列。
目前擁有主任醫師、教授8名,副主任醫師、副教授3名。
開展各種牙齒拔除術(拔牙),是複雜牙拔除及合併全身疾病心電監護下拔牙;義齒修復前手術及繫帶成形術。
人工種植牙、延期種植,複雜種植植骨,上頜竇提升,顱頜面缺損贗復種植。
採用藥物及手術方法治療智齒冠周炎,頜面部間隙感染,頜骨骨髓炎,面頸部淋巴結炎及面部癤癰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