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術後感染】植體周圍炎 |種植牙後出現感染應該如何處理 |種植牙後傷口感染怎麼辦 |
門診會遇到兩類植牙牙周病有關情況:第一類是牙周病患者,即或是有缺牙問題,這樣可能來會面臨到缺牙或植牙課題。第二類是其他院所接受過植牙相關療程,但因為診斷告知有牙周病問題,或是發生植體周圍炎,建議牙周病專科評估治療。
這二種類型患者,我利用這篇文章來説明什麼是植體周圍炎、有哪些症狀,並透過案例帶您瞭解專科醫師如何治療。
患者聽到植牙併發症「植體周圍炎」,但瞭解是什麼意思?我們可以植體周圍炎視「植牙牙周病」,它發展和牙周病是相似,細菌感染是其病因之一。很多研究報告顯示,植體周圍造成發炎流血或齒槽骨破壞地方,其細菌組成造成牙周病主要細菌類似,並且受感染處細菌量。
『植體周圍炎』英文是 Peri-implantitis,症狀初期是類似牙齦炎,黏膜產生紅腫出血症狀。時會造成人工牙根鬆動脱落,導致植牙失敗。並且很多植體周圍炎患者,可能存在控制牙周病,造成細菌蔓延感染。
因為有牙周病史患者會有產生植體周圍炎傾向,我會建議牙周病患者植牙前評估並控制牙周狀況,並且養成口腔衞生習慣,接受植牙,這樣才能維持植牙。
我有另外一篇文章説牙周病植牙注意事項,建議牙周病患者植牙前可以參考。
研究顯示,植體周圍炎發生率12%-43%,我們想像中高很多!並且發生植體周圍炎,齒槽骨破壞速度會牙齒。現今以人工植牙主要缺牙方案來説,我們可以預期會有多植體周圍炎需要治療處理。
關於植體周圍炎治療,是類似於牙周病治療觀念,是採取階段式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創、藥物或抗生素殺菌治療、雷射或水雷射治療,是手術治療是選項。但因為各種治療方式效果不太好,預期性,是移除植體來解決。
水雷射具有優良滅菌特性,可用來輔助牙周病治療,它同時可以利用植體周圍炎各階段療程。目前採用翻瓣、水雷射徹底植體表面消毒後補骨來處理植體周圍炎造成骨缺損,是公認為做法。
至於什麼來説,植體周圍炎治療方式效果不是呢?其實主要是因為植牙人工牙根植體螺紋和表面特性,導致徹底,植體周圍血液循環,使得術後恢復修復能力,這什麼各種植體周圍炎治療方式效果不太好,預期性低。如果骨頭破壞持續,是得移除植體來解決。
患者是年紀50歲男性,患有全口牙周病。2007年來院尋求缺牙療程。院內另一位植牙醫師幫他處理多顆植牙。我2015年接手治療時口內已有7顆人工植牙。患者是因為左下第一大臼齒植牙周圍牙肉反覆發炎而尋求處理。
口內檢查和X光片,發現他牙周病需要積極控制,並且主要植牙處齒槽骨流失得,破壞得其他牙,只剩下不到兩成骨支撐,這樣植體只得移除。
移除植體之前,要和患者討論未來該區域要如何修復或。我告訴患者,可能沒有辦法,因為齒槽骨缺損了且靠近下顎神經管。要嘗試話,移除植體以外,要拔除植牙前一顆第二臼齒,並且植體移除後牙肉恢復兩個月內做補骨手術,半年後看看有沒有辦法植牙。
植牙順利完成了,但是前前後後花了一整年時間處理,得承受多一次補骨手術,完成治療程序。
從前述案例我們可以發現,同一個缺牙位置要植第二次話,不但花時間,手術次數不只一次!處理一個失敗植牙,醫病雙方有壓力。移除植體位置有可能因為條件惡化,適合接受第二次植牙療程。
植體周圍炎,預防勝於治療。牙周病患者要避免植牙後發生植體周圍炎,要牙周病做控制,這樣植牙壽命會。如圖中所示,要預防植體周圍炎有三件事要做好:
有些人種植牙後可能會出現感染,這種情況是很少,種植牙手術感染後十分痛苦,種植牙後出現感染不僅會影響我們生活和工作會影響到我們飲食,很多人種植牙術後護理得當恢復得,但有人術後護理會出現感染,歸根結底大部分種植牙後出現感染大多是因為護理不注意口腔衞生導致,那麼種植牙後出現感染應該如何處理?
1、種植牙後出現感染可能是沒注意保護好種植牙導致發炎,可以讓醫生開一些消炎藥物,並注意口腔衞生。
2、不要吃辛辣上火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切記不要吃涼或者東西因為這些會導致種植牙受損。
3、刷牙時要注意,軟毛牙刷來刷,吃過飯後要注意漱口,注意口腔衞生,可增加些身體鍛鍊來提高身體免疫力。
4、有術後要防治感染,注意平時牙齒衞生,刷牙,並要注意飲食。
延伸閱讀…
種植牙手術後,是不是有很多疑問想問醫生: 如多久可以進食?可以吃什麼?多久可以刷牙?
我們一起來聊一聊種植牙術後注意事項,一起來維護種植牙。
術後24時以內唾液中可能帶有血絲,但如果有血凝塊,請儘聯繫醫生或到醫院診。情況下,可使用消毒棉球壓迫止血。
NO.2 腫脹腫脹是身體手術反應,術後24時內可以冷敷,冰袋敷臉上,敷20分鐘休息20分鐘。
術後24時內並不明顯,術後2~3天腫脹,後消腫,7~10天后腫脹感會消失,若時間紅腫或疼痛,應及時聯繫醫生進行溝通處理。
NO.4 飲食術後2時可以進食飲水,飲食,避免過燙、過、食物及用術區咀嚼。
NO.5 口腔衞生避免患側咀嚼食物,餐後可以漱口水漱口,防止口內食物殘渣殘留,24時後可進行刷牙,要避免刷傷口處。
NO.6 拆線縫線7–14天拆除。術後一個月複診一次,直到進入上部義齒修復。
延伸閱讀…
NO.7注意休息術後2~3天,儘可能不要做運動或者鍛鍊,要保證有休息時間。頭幾天睡覺時枕頭可以增高。進行上頜竇提升患者,同時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打噴嚏、擤鼻涕。
NO.8 感染如果出現疼痛、術區膿性分泌物、腫復發或加劇以及非其他疾病引起發燒症狀,請儘聯繫醫生。
植入人工牙根後,拆線前不能戴臨時假牙,待7~10天拆線後,看是否需要修改決定是否要戴。
一顆植牙要花費6-15萬高昂費用,患者需要療程術後恢復,才能享受植牙帶來處。但有些患者術後碰到植牙傷口裂開、是恢復導致植牙傷口發炎狀況,此彰化植牙推薦-謝政言醫師分析,植牙術前評估,患者術後保養習慣可能是上述狀況導火線所在。
植牙屬於侵入型手術,透過術前評估,過程中一次開刀手術來植入植體並安裝假牙、後完成植牙療程。眾多變因可能導致植牙傷口發炎,而術前評估可能是原因之一。植牙並非人人可以馬上施作,在手術前,醫師需要確保患者身體條件,包含骨質、牙肉是否足夠承擔植牙、慢性疾病患者病況有沒有控制,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植牙風險病史。
臨牀上,有患者因為骨質條件,不符合植牙條件沒有正確評估,導致術後傷口發炎狀況。而糖尿病慢性疾病若沒有控制,進行植牙,術後植牙牙周細菌不僅孳生,癒合會受到影響,因而使傷口發炎機率增加。
不只是如此,植牙術後患者若沒有保持良好習慣,可能導致植牙傷口感染發炎。術後1-2周時間內,傷口完全癒合,無論是抽煙、喝酒運動屬不建議行。謝政言醫師指出,當患者術後兩周內抽煙喝酒,會使血液循環與癒合能力受到影響;而如跑步、游泳運動,可能使傷口撕裂,以上可能導致結果,增加癒合前感染風險、是傷口發炎。
後一個可能,是植體周圍疾病。植體周圍疾病起因,來於患者對口腔長期疏忽,導致細菌堆積、牙菌斑吞食植牙牙周。初期牙菌斑牙齦釋放毒素,造成植牙處出現傷口、牙齦流血發炎,有口臭症狀,此時稱為植牙周圍黏膜炎。當牙菌斑開始進入植牙下方齒槽骨,會開始掏空、侵蝕骨質,此時稱為植體周圍炎,只有植牙發炎症狀,植牙鬆動感這時會發顯,後骨質不足以支撐植牙,掉落是可以預期狀況。
我植牙傷口裂開了,我該怎麼辦?
謝政言醫師表示,植牙傷口裂開,植體可能因此露出,隨之而來傷口感染、發炎風險增加,處理方式無他,趁傷口感染前,盡快回診讓醫師確認情況,並為傷口消毒縫合,等待植牙傷口癒合。
若是傷口有感染狀況,屬於植體周圍疾病跡象,需要進一步治療。於感染或是初期植體周圍黏膜炎,透過醫師即時治療、清創改善患者保養習慣,能因此起到治療效果。然而,若是患者屬於感染、是植體周圍炎末期,治療上難以恢復原有狀態,醫師會評估移除植體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