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種植牙多少】種植牙告別 |種植牙價格 |多地公佈種植牙集採目標價格 |
1月11日,口腔種植體系統省際採購聯盟集中帶量採購四川開標,四川省藥械採購平台公佈擬中選結果,參與集採55家企業,共有39家擬中選,擬中選產品中選價格900元,集採前中位採購價相比,下降了55%。
這次中選品牌中,不乏價格高昂國際大品牌,國產口腔種植體系統每套價格達到548元。
作為全國規模一次口腔種植體系統集採,本次集採覆蓋全國1.8萬家醫療機構,總量287萬套種植體系統佔到了全國年種植牙總量(400萬顆)72%,官方預計每年可為患者省下40億元左右費用。四川省醫保局此前公佈種植牙醫療服務指導價格,一顆種植牙費用原來1萬到3萬元,降到4000到6000元,降幅50%以上。
國家醫保局預計,到今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患者有望全面享受降價後種植牙服務。
,種植牙是高不可攀高值項目,市場下沉,種植牙進入百姓家,為患者謀福利同時,徹底改變了種植牙市場格局。
這是集採向消費醫療開第一刀,它帶來影響不可覷。“開‘卷’有益。”醫保研究專家仲崇明告訴虎嗅,這裏“卷”,是“內卷”“卷”,並稱“這次降價是開始”。
擬中選結果看,價格歐美品牌士卓曼、登士柏、諾保科種植體系統,採購價中位價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其中,高高在上的士卓曼價降到了873元/套。
,種植牙整體價格有望降到5000元左右新低。加上牙冠耗材集採降價,官方認為,該項目降價幅度可以達到50%左右。
“這次集採降價全國有普遍幹預意義。”仲崇明告訴虎嗅,相比寧波、蚌埠地地方性集採,這次大規模集採具有普惠性。
從需求端看,因為口腔治療沒有納入醫保,而且價格普遍,加上,此前國人口腔重視程度不夠,所以相當長時間裏,老年人普遍存在牙齒缺失卻不修復情況。
國家衞計委2017年發佈《第四次全國口腔流行病調查報告》,中國65歲74歲老年人存留牙數22.5顆,全口無牙比例達到4.5%。這一年齡段缺牙人羣中,修復缺牙比例有36.8%。調查顯示,地區修復缺牙比例存在差異。
比如北京,2015年一項涉及324名65歲到74歲老人調查發現,只有21.9%人完全沒有修復。而陝西西安,427名65歲以上缺牙老人調查發現,56.91%修復。缺牙修復率,成都第五醫院養老院80歲以上老年人調查中,達到42%以上。
另《上海口腔醫學》2018年刊登一篇調查報告,即便上海市有30%老年人,雖然有種植牙需求,但是因為價格過放棄。
口腔科醫生建議,牙齒脱落後,1到6個月應該及時修復,否則出現牙齒移位、降低咀嚼能力、牙齦發炎,不僅會影響美觀、發聲,會導致多牙齒脱落、引起牙周炎、胃腸功能一系列問題。種植牙是其中一種修復方式。
所謂“種植牙”,是一個通俗説法,將人工材料製成“釘子”釘牙槽骨裏,釘子上鑲上假牙一種醫療服務項目。這種假牙可以高水平地模擬天然牙,稱為人類第三副牙齒,是一種體驗修復方式。
“口腔種植消費醫療醫療有變遷,此次降價及持續實施帶動長期市場價格競爭、服務競爭。”仲崇明告訴虎嗅。
種植牙,有可摘取活動義齒、義齒(烤瓷牙)修復方式。種植牙降價,其他修復方式形成降維打擊,推動多項目降價,使患者受益。
種植牙集採稱為“史上集採”,主要是因為存在該項目不是醫保支付項目,而且表面上看是耗材價格,但是實際上醫療服務收費才是大頭問題。
這些增加了種植牙集採難度,集採能種植牙價格降下來多少,開始充滿懸唸。
國家打破種植牙高價確實煞費苦心,做好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反壟斷鋪墊後,口腔種植體系統、牙冠耗材進行集採,可以説,這是衞健委、醫保局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合作打出一套“組合拳”,其價格打下來。
收費事項看,種植牙包括了三部分——口腔種植體系統(包括種植體、修復基台、癒合基台、轉移杆、種植體替代體)、牙冠耗材和醫療服務。
以來,這些項目是打包一起,面患者和麪醫院內部,有兩套價格體系。表面是種植體價格,實際上70%左右是醫療服務費用。兩套“賬單”背後,種植體超額費用補貼醫療收入。
因此,醫保降價第一步將種植牙三部分明確分開,醫療服務價格採取行政手段規範價格,種植體和牙冠這些耗材通過集採方式降價。
2022年9月,國家醫保局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畫出了標準線4500元,上浮超過20%。
四川省醫保局,省內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了調整。醫院級別、城市,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調整3500元到4400元。這個價格相比部分省份種植牙醫療服務實際價格9000元水平,降幅有50%。
而此前高值耗材集採,本輪集採之前,市場監管總局跨國巨頭士卓曼開出了一張3438.6萬元反壟斷罰單。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行政處罰決定書看,士卓曼中國銷售口腔種植體過程中,與交易人(主要是連鎖型民營口腔機構)簽訂了兩個壟斷協議——“第三任轉售商品價格”和“限定第三任轉售商品價格”,通過這種方式限定種植體終端的售價。
來説,無論醫療機構多少錢採購了種植體,價格銷售患者。
而這裏面涉及終端,包括了公立醫院、DSO客户(連鎖大型民營口腔機構)和普通民營口腔機構三類。其中店面覆蓋全國各省份DSO客户主。
這樣,終端的價格不能改變。加上“補貼”牙醫潛規,導致市場調節機制失靈。這個過程中,患者不能掌握產品信息,會傾向信任價產品。
延伸閱讀…
綜合作下,種植牙價格居高不下。有“一口牙縣城一套房”“一口牙一輛寶馬車”説法。
一套操作下來,跨國巨頭壟斷行為破除,市場調節機制復甦,進而令集採釋放威力,確實得到了理想降價結果。
從前述擬中選結果可以看出,冠脈支架集採、骨科耗材集採、寧波種植牙集採中大批進口產品棄標,本次集採中,雖然士卓曼有一款鈦合金產品系統報價超過“申報價”(報價這個標準以下)直接出局,但是還是有多個進口品牌給出了價,擬中選價1855元,價格只有600多元。
是,口腔種植體系統,是種植牙這個利益鏈上核心環節,是利潤主要來源。如此幅度降價,程度上擠幹了中間價格水分,打破了原有利益輸送鏈條。
種植牙集採,醫保部門首次非醫保支付消費醫療“下手”,帶來影響侷限於種植牙,不只存在於口腔醫療。醫療迴歸公益本質前提下,這意味着任何價格、利潤、存在利益輸送風險消費醫療項目,可能會納入到集採範圍內。
這個意義上講,種植牙領域影響,具有借鑑意義。
事實上,不相信種植牙會集採,到看衰通策醫療口腔連鎖醫院後,人們接受種植牙集採全面鋪開事實,並且開始估計:產業鏈下游,種植牙市場放量,產業鏈上游,國產品牌規模替代進口。
這種想法來源,是韓國案例。2012年到2018年,韓國分三次將種植牙牙齒修復項目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患者自付金額可以達到30%。這促使韓國種植牙滲透率躍居全球第一,每萬人種植牙500顆以上(2019年)。這個數字是美國6倍以上(75顆/萬人)。
“萬元種植牙”時代落幕。北京青年報記者2月2日瞭解到,近日河南、安徽多省醫保局發佈通知,公佈種植牙集採落地日期和目標價格。其中,湖南、河北省於1月31日執行了種植牙目標價格。
河南發佈通知,明確自2023年2月10日起,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4300元,顆常規種植全流程費用於調控目標97%。此外,廣東省醫保局提出顆常規種植牙“診查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醫療服務價格實施整體調控,流程收費調整政府指導價,價超過4500元,其中粵東、粵西和粵北12個地市價超過4300元。
而湖南省、河北省於1月31日開始實施了“種牙價格調控”。其中,湖南省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醫療服務及藥品總費用超過4300元。河北省確定省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4300元。
延伸閱讀…
安徽總費用控制了4280元。安徽省發佈通知,該省屬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醫療服務及藥品總費用超過4280元,包含種植全過程診察費、生化檢驗、影像檢查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麻醉費,包括拔牙、牙周潔治、根管治療、植骨、組織移植、種植和修復加收、顱頜面部種植體植入加收、臨時冠修復植入、種植體系統及冠(義齒)費用。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此前《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通知》。專項治理通知中,名目眾多種植牙收費規範化、透明化。通過專項治理,種植牙行業實現評價、計價、監督“陽光醫療”模式;醫療機構走上了通過透明價格、規範管理、口碑實現質量發展路徑。該通知一顆種植牙費用分為三個部分,即種植體耗材、牙冠耗材和醫療服務費用。國家醫保局通過對公立醫院設定調控目標,引導市場收取醫療服務費超過4500元/顆。
收費名目的透明化,擠掉了獲客競爭市場行為帶來價格泡沫。
“萬元種植牙”時代落幕。北京青年報記者2月2日瞭解到,近日河南、安徽多省醫保局發佈通知,公佈種植牙集採落地日期和目標價格。其中,湖南、河北省於1月31日執行了種植牙目標價格。
河南發佈通知,明確自2023年2月10日起,顆常規種植牙醫療服務價格全流程調控目標4300元,顆常規種植全流程費用於調控目標97%。此外,廣東省醫保局提出顆常規種植牙“診查檢查+種植體植入+牙冠置入”醫療服務價格實施整體調控,流程收費調整政府指導價,價超過4500元,其中粵東、粵西和粵北12個地市價超過4300元。
而湖南省、河北省於1月31日開始實施了“種牙價格調控”。其中,湖南省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醫療服務及藥品總費用超過4300元。河北省確定省級公立醫療機構調控目標4300元。
安徽總費用控制了4280元。安徽省發佈通知,該省屬三級公立醫療機構顆常規種植牙全流程醫療服務及藥品總費用超過4280元,包含種植全過程診察費、生化檢驗、影像檢查費、種植體植入費、牙冠置入費、麻醉費,包括拔牙、牙周潔治、根管治療、植骨、組織移植、種植和修復加收、顱頜面部種植體植入加收、臨時冠修復植入、種植體系統及冠(義齒)費用。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此前《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通知》。專項治理通知中,名目眾多種植牙收費規範化、透明化。通過專項治理,種植牙行業實現評價、計價、監督“陽光醫療”模式;醫療機構走上了通過透明價格、規範管理、口碑實現質量發展路徑。該通知一顆種植牙費用分為三個部分,即種植體耗材、牙冠耗材和醫療服務費用。國家醫保局通過對公立醫院設定調控目標,引導市場收取醫療服務費超過4500元/顆。
收費名目的透明化,擠掉了獲客競爭市場行為帶來價格泡沫。
中國搞種植牙集採,日本閒着,牙齒檢查普及、種植牙價格有望降低,日本種植一顆牙,包括種植體+基台+全瓷牙冠16~30萬日元(編大家算一下哦,約合人民幣8000-15000,和中國差不多),如果加上補骨粉,價格會。一顆牙費用相當於日本人一個月工資。總體來説是昂,希望大家今後看牙是一項項目。
日本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於6月開始討論是否將牙齒檢查納入經濟財政運營“骨太方針”中。該政策要求所有國民每年進行牙科檢查。目的是保持牙齒,減少其他疾病發生,並控制整體醫療費用。
醫療專家解釋稱,65歲及以上老年人牙齒保留多,保持,住院次數。相反,有人指出,如果牙周病治療,可能會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疾病。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齒科協會一起,推動“ 8020運動”,是指80歲時留下20顆自己牙齒。
牙周病早期發現和治療於留下多牙齒十分。然而,現實是日本牙科檢查率。限 1 歲半和 3 歲嬰兒,小學、初中和高中學生學校體檢。日本約 70% 地方政府從 40 歲起每 10 年促進法實施一次牙周病對策檢查,但診率 10%。
因此,日本自民黨成立了項目組,考慮到抑制整體醫療費用效果,研究最佳制度。作為措施,日本保險協會會年度檢查中檢查大家唾液,此舉可以有牙周病人轉診到檢查計劃。
自民黨目前正在着手制定一項,該描述了明年引入牙科檢查時間表。
但小編有所擔心,如果檢查變成制性,老年人檢查數量使牙科醫院不堪重負,陷入困境人預約,無法治療人數增加。與此同時,説日本牙齒水平發達國家中是,因為牙科進行稱為治療“”。
日本牙齒治療另一個缺點是太花費時間。這一點,小編深有領會,記得前兩年東京某牙齒醫院補牙,補一顆牙要去五六次,每次要隔一週。所需要時間太久了。另外日本醫療保險牙齒疫病報銷範圍很少。聽説學裏培養牙醫教學過時了,日本所有牙科治療落後了,所以希望今後日本能改變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