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內科前沿技術】致敬丨賈搏 |現狀與挑戰 |將前沿技術留在第二故鄉 |
“為患者去病痛、謀福利,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邊疆羣眾做一些力所能及事!” 2021年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賈搏博士主動報名,跨越大半個中國,落地喀什這片熱土,成為一批廣東省柔性援疆醫療隊一員,開啓了一段忘援疆征程。
早在來喀前,賈搏通過同為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剛性援疆隊友劉忠俊瞭解到了我院口腔頜面外科基本情況。落地喀什後,賈搏帶着滿腔工作熱情迅速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全科摸底調研、制定幫扶計劃、梳理學科發展方向、人才培養措施……一項項工作展開,三個月時間,分秒必爭。
“初到科室,賈搏標準要求全科醫生病人為中心,為追求,患者提供優質診療服務。”口腔頜面外科力克孜主任説道,身作則,言出必行是他工作風格,全科醫師們他榜樣。
作為一名口腔頜面外科醫生,賈搏明白提升專業理論知識和吸納當前學科前沿知識重要性。彌補這一項,他科內開展專業知識講座,每一次授課內容他挑燈熬夜精心準備,授課時解答,課後大家積極討論,交流心得和想法。從“被動灌輸”到“主動學習”,他指導幫助下,短短3個月,我院口腔頜面外科醫師們業務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不僅是理論知識,作為一名專業醫生,當以技術來體現自己價值。”賈搏説,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援疆不是地幫助看多少病人,而是要通過多種方式醫療技術紮根地,提高受援醫院醫生診治水平和專業技能。
“每週十幾台大小手術,賈搏老師帶領我們基礎病例討論開始,規範診療流程,手把手將自己多年積累臨牀驗和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我們,做到了技術留在當地科室,將理念深植當地幹部內心。”口腔頜面外科醫師趙虎説道。
3個月援疆時光,做好傳幫帶工作外,賈搏幫助口腔頜面外科申請科研項目,申報課題到課題調研到論文撰寫,他細節出發,提升着科室科研能力與水平,“科研是一項學習和積累工作,無法一蹴而就,需獲得持續幫扶和指導,雖然三個月援疆結束,但我是會利用自身優勢,助力喀地一院口腔學科發展。”
口腔內科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口腔科發展起來獨立科室。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建院開始,建立了口腔科,承擔着全省醫療、教學、科研和專業培訓多項工作。1979年醫學院批准成立口腔系,辦公室設二院。1984年口腔內科獨立成科並發展、。目前門診擁有牙科綜合治療台14台。口腔內科現有醫護(技)人員20名,其中主任醫師、教授5名,副主任醫師、副教授5名,博士5名,碩士12名。口腔內科以下診療項目中技術走全省前沿:
2021年6月11日,北京——第23屆北京國際口腔及牙科展覽會上,GE醫療攜領口腔化治療解決方案亮相,通過展示監護麻醉專業醫療設備口腔臨牀領域應,旨在助力口腔舒適化臨牀治療,協助口腔醫生提升診療水平,為病患帶來安全、、診療體驗。這是GE醫療首次推動專業醫療麻醉設備與口腔臨牀應“半跨界”合作。
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佔18.7%,社會老齡化程度正在加深,攜帶心腦血管病基礎疾病口腔病患隨增加,程度上加大了口腔臨牀治療難度。同時,一輪消費升級拉動下,患者對口腔治療過程化、舒適化和安全性提出了要求。然而無論是局部麻醉還是全麻,有風險性,於患有基礎疾病中老年患者、兒童口腔患者人羣,需要智能專業醫療設備來全程監護、輔助醫師規範化操作,來地確保口腔治療和安全性。
GE醫療中國生命關愛業務總經理刁靖表示:“口腔學科麻醉學科跨界雖有探索,但口腔化治療細分領域,術前篩查、精準麻醉和全程監護有發展空間。GE醫療領先口腔化解決方案,術前患者心電篩查、智慧全程監護和精準定量麻醉三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口腔手術治療患者體驗和效果,規避潛風險,滿足各類人羣口腔深度麻醉安全性、性要求,推進口腔麻醉手術診療規範化。未來,GE醫療口腔+醫療深度融合方面,積極探索細分領域和合作模式,持續引領高端醫療技術口腔臨牀應質量融合發展。”
區別於傳統口腔治療,“化”理念引入是希望通過麻醉方式(吸入或靜脈注入實現全身麻醉),不僅手術區域,而且通過消除患者恐懼感和手術過程中,達到體驗。全身麻醉對患者循環、呼吸、意識有程度影響,存在風險。因此化治療要求、覆蓋術前、術中、術後安全標準
實施無痛舒適化牙科治療,需要口腔醫生術前患者生理狀況進行評估,術中於患者生命體徵監護,並於鎮靜及麻醉深度進行監控和調整,術後需要留觀患者確保安全。因此治療期間,心電、呼吸及麻醉氣體全程監測。口腔化治療成為了監護產品應用領域和方向。
延伸閱讀…
GE醫療智能患者監護儀CARESCAPE B650以及適用於多種臨牀應場景“大運河系列”監護儀B1x5P / B1x5M,可以貫穿口腔麻醉手術全程,對口腔患者麻醉狀態下心電、呼吸及麻醉氣體濃度進行監護,監測於麻醉過或者呼吸停頓狀況發生帶來診治風險。
其中,CARESCAPE B650監護儀12導聯(Marquette* 12SL*)心電預診斷功能可以術前基於患者年齡、性別進行特異性心電預診斷,是老年人羣或者心血管相關疾病史患者,口腔有創治療、下治療、種植治療中,需要提前瞭解患者心電相關數據,規避術中發生併發症;其Entropy熵指數傳感器口腔病患麻醉深度進行監測,保證患者藥物合理安全使用,是口腔化常用狀態下,熵指數監測具備反應速度,需2s顯示患者反應熵;ETCO2功能可以採用和深度麻醉患者進行呼吸監測,避免術中呼吸安全風險。
由GE醫療無錫製造基地生產“大運河”系列監護儀B1x5P / B1x5M,可以提供多項生命指標監測功能,協助監測麻醉藥、進行意識深度測量並監測循環和呼吸兩大系統相關多種生命指標。通過區間可度量數值口腔臨牀麻醉應用提供規範化衡量標準。同時,可通過EWS早期臨牀評分系統對危患者早期預警。
化治療趨勢下,麻醉技術應用場景高頻,效果關,麻醉過或過會影響就診體驗,造成可逆影響。而智能化、定量化麻醉機,可以醫生提供可視化、準化麻醉藥支持,保障口腔臨牀醫生藥性和安全性。
醫療技術是醫院發展命脈,只有具備了技術實力,才能獲得患者親睞,全方位地服務於社會,得到廣大人民羣眾認可。作為區域醫療中心,渠縣人民醫院成立始,提升醫技水平,提高臨牀診斷性和治療有效性作為醫院發展“武器”。
延伸閱讀…
醫院2018年完成門診51萬人次,完成住院3.1萬人次。入院、出院診斷符合率96.3%;手術8577台次,手術前後診斷符合率93.8%,出院病人住院日9.2天。開放牀位905張,病牀使用率達96%。體檢2.9萬人次,急救出診4891人次。不僅各項業務收入達到了歷史水平,成為讓老百姓放心滿意醫院。
“初診、檢查、會診、植入種植體、安裝基台……安一顆種植牙,我半年時間成都跑了10多次,路費、飯錢和住宿費治病錢了。”談起幾年前看牙醫經歷,渠縣市民王女士是一肚子苦水,“工作,家裏有老人和孩子,不是當時牙齒缺失導致下頜輪廓變形,跑得自己不想治了。”
今年8月,滿足口腔疾病患者需求,渠縣人民醫院邀請上級三甲醫院口腔種植專家來院進行口腔種植牙示教,口腔科對多名預約患者開展種植牙手術,成為渠縣首家開展種植牙技術醫院。
“我們前期投入人民幣400餘萬元,添置了目前口腔CBCT機、種植機全套種植牙設備和器材,建設了無菌手術室設施,為開展種植牙業務打下基礎。”該院XXX介紹,開展這項新業務前,醫院選派了多名業務骨幹前往全國三甲醫院進修學習種植牙技術,不僅拓展了口腔科業務,還為很多想種植牙但牙槽骨量患者及很多缺牙需要種植牙患者帶來了福音,使渠縣口腔醫療技術水平一個新台階。
2019年8月28日,渠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內科一例膿毒性血癥、慢性腎功能衰既患者使用了CRRT機治療,搶救了患者生命,讓患者生存質量得以大大提高,得到了病人及家屬高度認可和讚揚。這是該院引進CRRT機後治療第一位患者。
CRRT技術,稱性腎臟替代治療,是指一組體外血液淨化治療技術。血液淨化技術是患者血液引至體外並通過一種淨化裝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質,淨化血液達到治療疾病目的。CRRT技術血液透析機基礎上進一步升級,採用每天24時或接近24時體外血液淨化,替代受損腎功能。優點是可危重患者牀旁進行,而且對循環影響小,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救治效率和搶救成功率。。
據重症醫學科負責人介紹:“CRRT技術作為一種有創治療手段,已成為危重患者生命支持體系,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醫院重症醫學內科引進及順利開展CRRT治療技術,多臟器衰竭、難治性心力衰竭、藥物毒物中毒、膿毒血癥患者帶來了福音,開啓了渠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內科醫療技術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