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視散光的角膜厚度】近視雷射Q |角膜厚度對近視雷射手術的重要性 |大學眼科診所 |
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LASIK)治療原理,是用準分子雷射對角膜表面或是基質層施行精準定量切削,修整角膜曲度,進而改善眼睛屈光狀態,所以術前角膜厚度是決定患者是否能接受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指標,術後角膜剩餘厚度手術安全標準。
因為手術是做於角膜上,所以角膜厚度代表手術空間,角膜厚度,表示手術可以治療空間,換言之,可利用雷射治療度數。
每100度視或散光,光學區大小,需要用掉12~14μm角膜厚度來做度數治療。以近視500度患者例,則需要消耗掉60~70μm角膜厚度,正常人術前角膜厚度500um-600um,而術後角膜基底層厚度保留250um以上,所以術前測量角膜厚度和所需要治療度數時,精準。
如果是屬於高度視族羣,或者是角膜患者,眼科醫師需要精準計算,並評估手術方式,考慮使用板層刀是飛秒無刀雷射來製作角膜瓣(飛秒無刀雷射可以製做出板層刀角膜瓣,省下來角膜組織可以擴大手術治療空間),還是使用需要製作角膜瓣PRK手術,如果評估下來未能達術標準,患者考慮放棄此項手術,高度視患者或可改考慮植入式隱形眼鏡(晶片)。
脱離眼鏡束縛,相信是很多眼鏡一族夢寐以求事情,所以幾年來會有如此多人選擇近視雷射來卸下眼鏡,世界。
但有人提出疑問説,是不是度數、角膜,不能做近視雷射了?事情是如此嗎?
幾年來世界衞生組織於高度近視定義,原本600度以上,下修為500度以上即為高度視;你是高度視族羣,做近視雷射之前有三件注意。
高度近視人因為度數,故人產生眼部病變,而術前檢查檢測出是否有一些眼部疾病,眼睛做一次全方位檢查。藉由數據可以得知不只眼球有無疾病,能知道自身適合做哪些視雷射術式,選擇近視雷射前需要注意地方。譬如:淚液測試可檢測出眼球神經分泌淚液程度,若檢查出來結果淚液分泌,術後有乾眼情形發生,那術式選擇上小心,並詢問哪些術式是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另外,術前檢查可得知自身角膜夠不夠,能否保留250微米以上是多厚度;若角膜夠,那高度視者是可以做近視雷射。而台中白佳欣眼科白佳欣院長建議保留250微米厚度,才能替術後雙眼安全增添多保障;若角膜厚度不夠者,醫師討論另外可行方案,有其他方式可供選擇,可去除高度視散光,於國內外是微創技術。選擇自己體質方式才是對自己,若是角膜厚度不夠是想要強行做近視雷射,雙眼是無任何益處。
不管是哪種雷射術式,醫師溝通諮詢環節是重中之重;對高度近視人來説,雙眼可能會有多問題,所以透過醫師對談,瞭解自身雙眼檢查數據,進行充分評估,醫師建立起雙方於進行雷射術式有著想法,避免術後恢復情形與自身期待相符或是有著。
前面有提及,檢查結果會得知角膜厚度大小,而角膜並不是説不能做近視雷射,而是要選擇視雷射術式,這之中保留250微米角膜厚度一樣是不可或缺其中一項條件。
3C科技讓「視」成為普遍現代文明病。許多人想藉由視雷射手術改善近視問題,是「既期待怕受」。手術類型該如何選?會有後遺症嗎? 此,眼科權威林友祺醫師親解迷思,提醒有三類人適合做視雷射手術。
林友祺醫師分享,淺層雷射稱「掀瓣視雷射」,主要手術方式是SMART transPRK,深層雷射分為「掀瓣視雷射」LASIK及另一個SMILE兩種手術方式。
深層手術,雷射施作區域,同樣條件下,術後能保留角膜厚度。LASIK優點於術後傷口恢復時間,但缺點其手術過程製作角膜瓣,術後並會完全100%癒合,所以術後注意角膜瓣移位併發症,強度運動時要注意風險。
而後SMILE改良上述缺點,將角膜切口縮小2-3mm,並透過飛秒雷射將需要矯正度數分離「微透鏡」,再以鑷子手動切口抽出微透鏡。優點是同時避免了角膜瓣併發風,並保有術後傷口恢復特性。
但因為關鍵步驟是手動,操作上,避免人風險。低度數人來説,因為微透鏡,有可能沾或殘留,導致「提取」過程變得困難或視覺品質不如預期。
屬於表層手術TransPRK/SMART transPRK,雷射施作區域淺層,同樣條件下術後能保留角膜厚度;過程需製作角膜瓣,故會有角膜瓣併發風;手術全程準分子雷射單一步驟完成,全程零器械接觸角膜;林醫師接著分享,術後雖然需等待上皮層生長,恢復期於前兩者來得,術後角膜接近原生狀況,於眼球破壞性是。
於愛運動或在意角膜穩定性手術安全性族羣來説,即便術後恢復期,但定性有許多人會選擇TransPRK/SMART transPRK。
延伸閱讀…
林友祺醫師提到,每個人先天角膜厚度差異性,範圍400~600微米(㎛)有。原則上評估是否適合執行近視雷射會「剩餘角膜厚度」為主要指標,會影響因素包括原生角膜厚度、視/散光度數、瞳孔大小…。避免視雷射後角膜而造成角膜變形一些風險,一般而言,判斷是否適合手術標準落250~300㎛區間,濰視則是350㎛作為判斷是否適合手術標準。,需綜合其他因素如角膜弧度、乾眼狀況…等一併考量,這是術前需要做這麼多項檢查原因。
執行近視雷射手術過程,像淺層手術SMART transPRK是「零接觸」能透過雷射完成手術,所以於度數沒有差異性,但如果是層手術SMILE,雷射後度數需要手動用器械它拉出來,於太淺視度數,有可能沾或殘留,導致「提取」過程變得困難或視覺品質不如預期。所以於低度數人來説,是一個需要考量部分。
依衞福部規範,18歲以上度數後才能做近視雷射。18歲時,度數可能會有些許浮動,所以年齡上建議20~40歲這段時期,不過年齡會影響術後復原及老花狀況,若術前檢查適合且充分評估後決定要做視雷射,建議年做效果。
視雷射費用,目前市面上統整參考
醫療院所應術式,手術費用會有所不同。來説LASIK費用區間,視飛秒及準分子儀器搭配,有4~10萬方案、SMILE or SMILE PRO費用 10~15萬、SMART transPRK是落8~11萬,而後續回診或是藥費用是視各醫療院所規定酌收。濰視眼科例,診所目前僅提供單一術式SMART transPRK,採用收費,手術及兩年內回診追蹤包含用藥收取費用,,保障病人手術及術後追蹤權益。
延伸閱讀…
肯定是會!林友祺醫師比喻,小朋友視可能會加深概念一樣。視雷射是利用角膜當下視度數矯掉,如果維持用眼習慣,可能會視。所以術後需注重術後照護及保養,要維持用眼習慣,如: 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看書或使用3C時保持距離…。
上一個世紀後十年起算,到二十一世紀這十年,整整二十年時間裡,全球眼科醫學界研發技術中,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佔有舉足一席之地,若是範圍縮小到眼睛屈光(視、遠視、散光)治療項目中,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里程碑。這二十年裡,全球有數千萬視人口,因為此項技術而受惠,擺脱了眼鏡或是隱形眼鏡束縛,並且程度改善他們日常生活。
科技屈光矯正方式 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研發是進階式,可説是跳躍式。應該要1980年講起,當時出現技術稱為RK放射狀切開術,雖然手術效果,但是治療度數範圍有限制,能矯500度以下視度數,到了1990年初期,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正式登場,眼科醫師技術日益,和搭配高科技儀器設備下,這項手術RK手術取而代之,引領風騷,佔鰲頭二十年。
準分子雷射是利用混合氣體氣態雷射釋出193μm紫外線冷光,斷裂組織分子結合鍵,組織分離成揮發性碎片,達到切削組織目的。利用電腦控制雷射切削方式,若角膜中間,造成凹透鏡效果,可以矯視。若角膜周邊,中央保留,造成凸透鏡效果,可以矯正遠視。若角膜屈折力部位削得其它部位一樣,則可以達到散光效果。
有賴於科技,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確實不負眾望,展現大將風,為眼科醫學界創造成就,眼鏡一族帶來無窮希望。在台灣因為大部份接受手術患者,是治療視主,所以準分子雷射屈光手術統稱視雷射手術,這説法夠。學理,它治療範圍涵蓋到視2500度、遠視800度以及散光500度以內。但是因為操作上變數,以及考慮受術者眼睛條件一,所以視度數而言,可執行範圍是1000度左右以下。
飛秒雷射 視雷射手術治療原理,是利用準分子雷射光角膜進行切削動作,每治療100度視度數需要有10~12微米(1微米於一百萬分之一公尺)角膜厚度,視度數,需要切削角膜厚度多,但是不能無止盡角膜,以免手術後角膜造成病變。手術後,不含角膜瓣厚度下,角膜基質層保留250微米以上,否則角膜厚度無法支撐眼壓,會形成圓錐角膜。而每個人角膜厚度是天生,而且一,若是角膜屬高度近視患者,是會降低能接受手術機會。但這項限制飛秒雷射出現後,有改善。傳統手術是運用板層刀來進行手術第一個步驟角膜瓣製作,這個步驟中角膜厚度會有耗損,降低可供手術使用空間,飛秒無刀雷射研發後,節省了角膜瓣製作過程中於角膜厚度損耗,提供幾百度手術治療空間,所以於以往視雷射手術拒絕高度視患者,是福音。同時,手術後角膜厚度多保留,提升手術後安全性。另外,飛秒雷射精準切割特性,提升角膜瓣膜厚度一致性,提高安全度之外,提高手術後視力品質。
前導波檢查及治療 隨著應用科學,眼科過去二十幾年運用太空科技,光線眼睛內折射後結果分成階像差及高階像兩種。測視力時候我們説視幾度、散光,這些度數量測及表示方法屬於階像差,而高階像差是階像差之外規則折射結果,階像差視力造成影響戴上眼鏡後看東西覺得影像部分。當近視雷射手術二十年改進後,視、散光治療成為基本要求,新型雷射治療利用前導波眼球像檢查,可以整個眼球裡到外結構詳細診斷,並地計算出眼球實際光學路徑和光學路徑誤差,找出造成眼睛看不清楚位置及細節,並利用電腦控制雷射科技這些折射儘量消除,提升治療後視力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