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口腔科醫生有一年賺30萬的嗎】流言終結者 |最低中專學歷 |全國牙醫工資收入 |

2018年中國專業口腔醫院數量786家,其中公立口腔醫院162家,民營口腔醫院624家,牙科診所數據沒找到,7萬家左右(數據)。

2018年我國擁有口腔科醫生21.73萬人(含助理),同比增長15.40%;每百萬人擁有口腔醫生156人,同比增長14.96%,有證、沒證牙科業人員50萬人左右。

2019年,我國口腔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1035億元,同比增長7.81%。

口腔醫生,年收入5-12萬左右,中上水平全科口腔醫生(種植做),年收入15-30萬左右(努力一點,工作十年左右,還是可以達到),一些只做種植或者只做矯正專科醫生,學歷,技術過,可以做到年收入60-100萬(人數下降)。

一個口腔醫生,只是打工狀態,年入十萬,年入二十萬要使點勁,年收入三十萬一生人數開始下降,個人戰績,牙科醫生天花板可能年入100萬左右,可能達到年入千萬。(地區,收入差異,數據為後)

如果你自己闆,開了一家口腔診所,三年五年是賺不到錢,前面幾年熬下來了,三五個人診所,一年流水50-200萬,除去成本,牙科闆收入30-100萬左右。

如果你有幾個牙科診所呢?,連鎖,只有連鎖口腔診所闆,會有機會達到年入千萬,而連鎖牙科闆人數,和50萬人口腔相關業人員,應該算是鳳毛麟角了吧。

因為圈子原因,如果全國牙醫數量來排話,我同學同事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基本上屬於牙醫圈子頂上5%~10%那一堆了(這麼説估計有點謙了)。

年收入20~30萬應該佔了一多半,這些人生活滋潤,點上下班,節假日休息,工作節奏,生活物質條件可以。

記得當年考大學時,遇到末代大學聯考,所以新聞關注那次考試,因為下一屆開始不是使用國立編譯館統一教材。考完試放完榜,開始一堆記者跑去訪問參加重考班學生,其中有一位學生讓我印象。

記者:「你原本是考上牙醫系好了,什麼要重考啊?」
學生:「喔,因為我爸爸是醫生啊。」
記者:「喔~,所以是要繼承爸爸志業這樣嗎?」
學生:「不是啦,我爸爸説啦,現在醫科ㄧ畢業薪水 40 萬啊,牙醫畢業只有 25 萬啊,所以我要重考啊。」

,後來醫學系慘況,這十多年內浮現,醫療崩壞問題開始受到關注。不過回到牙醫師薪水上,畢業牙醫師有 25 萬嗎?那畢業十年以上有經驗牙醫師薪水有多少呢?

於本人畢業後待北部,所以只以北部狀況做討論。

牙醫系畢業後,大部分醫師會進入醫院成為住院醫師,或是直接進入診所工作。第一年住院醫師月薪,來説落 4-10 萬之間,隨著年資,每年增加幾千元,幅度,但是醫院師資完備,培訓計劃,多機會看到複雜病例。

直接進入診所工作差異了,來説診薪水是抽成做計算,你幫診賺錢多,薪水,但是五年前開始實施畢業後兩年訓練計劃,有些有規模診所抽成壓到,或是乾脆給薪資,來説,大部分畢業去診所醫師,一週上 12 個診次計算,月薪大部分還是 8-15 萬區間。

吧,一畢業技術,賺那麼多,那做了總會變多吧,有沒有一個月五百萬啊?

這個問題複雜,這牽涉到你有沒有拿自己錢去投資診所。如果有投資診所,那扣除薪資多出來錢叫做投資獲利所得。如果今天薪資加上投資獲利所得,一個月月收入一百萬、兩百萬人,確有,但是我認識很少,月入 30-60 萬多,可是他們開診可能投入了幾百萬幾千萬成本,另外有診所經營不善,倒店、頂讓會聽到。

而沒有開診資深醫師,靠抽成薪資所得。這種醫師月薪百萬以上,牙科我個人是沒有認識啦⋯⋯可能有,但是應該非常少,三四十萬,大多我聽到是 15-30 萬區間內。

有人歸咎於台灣人習慣醫療了。有人認為台灣人專業覺得專業不值錢。但是醫療同業一些節目上表示牙醫師賺,道他們知道專業嗎?我覺得是因為其他行業衰退多了,醫科 40 萬衰退到 10 萬不到,資訊業分紅費用化後,像以前可以領到大量股票,加上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失敗,所以整個台灣。

牙科呢?牙科衰退,只是衰退那麼多。

另外鄉民常流傳牙醫診所便利商店多,是一個媒體誘導謬誤。健保署公佈醫事服務機構家數,截止 2013 年底,牙醫診所數目是 6442 家。維基百科資料,2015 年 02 月份統計,全台便利商店總數 10179 家,7-11 為 5045 家。所以牙醫診所充其量只能説 7-11 多,但是全台便利商店總數相比還是有差距。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於患者來説,只要是牙疼,得去找牙醫,你只是午夜兩點貪杯,疼痛難忍下得滿世界找牙醫診治。

而《2021年中國衞生統計年》:2020年我國口腔類醫師數27.8萬人,2020年我國總人口14億計算,是每萬人對應口腔醫師數量1.99名。

國際公認每萬人20名牙科醫生比例,我國牙科醫師缺口。

牙醫學歷門檻,於其他科室本科5年,學牙醫只需要中專行。另外拿到口腔執業醫師證5年後可以獨立行醫開牙科診所。

另外牙醫是醫院裏醫患糾紛非常少科室,牙科基本會出現問題,是渦輪機劃個口子,NaClO患者嘴上燙個泡,賠錢能解決事。所以醫患矛盾那麼鋭。而其他一些專業,開胸開腹,於生命危險性比,手術風險性,可能一次醫鬧毀了一個醫生整個職業生涯。

1.座標:安徽蕪湖二甲醫院,入職時基本工資3000,提成20,加補貼,加事業編,亂七八福利,年薪12萬左右。

2.座標:安徽某城市三甲,雖然是三甲,是末流三甲,打卡工資1.3萬到1.8萬;

3.座標:無錫通善口腔醫院,口腔醫師助理年工資6萬,口腔醫師年工資40萬;

4.座標:一線城市,三甲公立醫院,有納税記錄,口腔科醫生税後年收入25-70萬,主任級估計百萬以上。科室主治級醫生民營機構挖走,口腔內科或口腔全科民營機構開價月工資3萬,正畸、種植保底月工資5-8萬。

5.座標:南方一線城市,民營機構招5年以上執業牙科主治醫生,將北方某省會醫院醫生挖走,年收入30萬。機構招聘待遇:執業醫師20萬左右,主治醫師30萬-200萬。上限是我接觸過種植牙醫裏技術拿到工資標準。

6.座標:深圳,15年畢業第一個月2500,一年後5000,拿到執業證後漲到1萬每月,3年後工資漲到2萬每月,學會了種植和正畸,工資漲到3萬每月,目前每月工資税後5萬左右。

7.座標:鄭州,本科畢業,畢業後親戚家牙科助理醫師,現在惠濟區獨立開牙科診所2年,每年40萬左右收入,沒有遇到過醫鬧糾紛。

延伸閱讀…

年入千萬的牙醫多嗎?

【流言終結者】牙醫月薪輕鬆破百萬?如果是這樣台灣的富豪 …

8.座標:長沙縣城私人牙科診所,畢業兩年,助理醫師,月工資6000-8000元,業績提成,去年7月份最多時拿了10000多,忙了。闆我買了三,去年年終獎8888元,還給了一條金華火腿。有時候要加班。

有一些醫生,高薪是知名,比如整形醫生,有經驗、能夠一面主刀醫生,一個月能賺15-20萬元。

不過整體而言,現有事業單位型人事制度下,陽光收入超過百萬公立醫院醫生數量很少。

中國第一家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2012年時是東方醫院血管外科主任,準備辭職時寫了一條“離開體制,意味着放棄40萬合法年收入”。

前幾天,他和健哥聊天時説起這件事,40萬是指拿到手錢,這裏面工資很少,扣除各種社保和個税後,工資單上每個月剩兩三千,此外有一部分津貼,但頭是特需門診收入,一個特需300塊,屬於醫生部分是三分之一多一點。

40萬税後收入,上海主任中,算中等。2015年時有個統計,上海主任醫師人均工資性收入是48萬,這裏應該是指税前收入。如果放眼全國,能超過上海估計只有深圳。

但算上飛刀、講課費、回扣工資外收入,情況了,這些收入沒有定數,是多少,説。張強是這麼健哥説:“中國醫生實際收入是不可估量,(外人)知道,我自己”。

説飛刀,大城市外科專家到各地做手術,如果每台手術1萬元計算,一天三台賺3萬,每週出去一次,月入12萬了。飛刀收入,應該是骨科醫生,名聲大、技術專家,一年賺上千萬是有可能。

不過,健哥認為這醫患雙方,醫生賺了錢,病人治好了病。健哥一位同事父親,十年前脊椎骨折,當地醫生沒把握做手術,省城來專家他治好了。如果沒有飛刀,病人到省城或者北京上海去醫,不止折騰,有可能延誤治療,而且可能花費多錢。

説講課費,專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一場收幾千到幾萬有可能。如果是藥企組織學術研討會,那會多,一位醫生朋友健哥算過一筆賬,一場3000,如果是牛大三甲內科主任,一週3-4場,多5-6場,算下來1-2萬,一個月5-6萬,全年無休話,一年60萬左右。

後説説回扣。蘇州有一位心血管科主任今年判刑,判決書上認定回扣金額是10年500多萬,大部分來自同一家經銷商,是不是有多類經銷商?不得而知了。

去年健哥採訪另一位離開體制創業醫生宋冬雷,他説主任醫師值得百萬年薪,他目標提供當前陽光收入3倍,從而吸引醫生加入。

文章發表後,一位醫生朋友健哥説:公立醫院主任醫師年薪過百萬。

延伸閱讀…

學醫門檻低,最低中專學歷,醫患糾紛少,全國牙醫工資收入 …

因為大街小巷看到很多牙科診所,故認為這個行業門檻不高…

張強估計,上海超過一半科主任,會達到這個數。

而另一位一線城市醫生朋友認為,他供職屬於中上等三甲醫院,5%醫生實際收入可以過百萬,其中1%是內科科主任這一級,另外4%是外科副主任以上級醫師。數量區別於,內科要求是行政級別科主任,而外科職稱上到副主任醫師以上可以,因為他們大頭來於外出會診和飛刀。

主任少數,衞生統計年鑑數字,(主任醫師)比例,所有醫護中佔2.5%,副佔7.3%。

大部分醫生,是獲得這個收入。

一輩子,醫生投資回報?

張強同鄉、族親張文宏今年,有一次接受採訪時他回憶:我本科讀了6年,碩士讀了3年,博士讀了4年,讀個醫讀了13年。“你們讀4年開始掙錢了,吧,我讀了13年,9年時間基本讀書,拿學生工資,應該是”。

張文宏一席話,道出醫生成長道路。這條路開端,是。不止是醫學生階段,畢業後參加工作,到發光發亮,中間隔了一段時間。

正式上崗之前,需要規培,一個月幾千塊錢工資。過了規培一點,健哥有一位朋友30出頭,北京三甲醫生,目前是住院總醫師,基本工資4500多,績效工資6000左右,算上公積金,一個月16K,一年接近20萬。

這位朋友規劃是明年成為主治,順利話,36歲升副高,40歲後年收入30-40萬,如果努力點,50-60萬是鬆。,有醫生到了40歲是主治,這樣話,收入提升。

另外,三四線城市,中西部地區,機會要一點。

如果一開始和35、40歲能一面後算上,醫生超過其他職業學習成本,投資回報率高?

張強健哥回答是:金錢來算話,醫生性價比不是。需要錢時候,需要時間時候,奮鬥,年時成家,沒辦法給家裏多錢,孩子成長過程中,沒有多時間去陪伴。

但是,醫生這個職業,會朝不保夕。而且,醫生有一種成就感。“奮鬥了十幾個時一條命救下來,家屬沒送你什麼東西,感謝你,但你看着病人第二天還活着,這種成就感是用金錢來衡量”。

一個人能賺多少錢,應該和他能別人提供價值相匹配。醫生價值為患者治病,或者幫助患者生病,邏輯,那些能賺到高薪醫生,治病和防病這一方面做得。

前段時間鍾南山1200元掛號費爭議,但於能幫助患者醫生,這樣費用是值得。

比如剛才提到健哥同事父親,沒把握做手術本地醫生和來飛刀專家,費用應該。舉個例子,這位同事母親今年住院,同一個CT片子,因為症狀不夠典型,感染科一位年醫生看出毛病,而同一個科主任醫師認為像肺結核,建議去傳染病專科醫院診,後來在那裏診。

同事想法,如果付給年醫生診費是50塊,那麼他願意付給那位主任醫師1000塊。因為如果儘診,他母親要承受多折磨,而且要花多錢。

所以,健哥認同應該醫生報酬。,透明。如果實際收入偏低,同時有空間獲得實質收入,那麼產生道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