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幾歲能戴眼鏡】案例分析 |能不能不戴眼鏡 |為女兒戴上眼鏡 |
這個指標用來評估近視風險(後會會視)和近視發病年齡。它測量眼球這個球直徑(前後長度)。看圖片中:右眼軸21.31毫米,左眼軸21.38毫米。我們同齡大陸女孩比一下。大陸地區6歲女孩眼軸是22.2-22.4毫米(Ophthalmologica 2016)。您孩子眼軸,視晚。但是否會近視,我們需要看孩子角膜曲率、今後眼軸發育速度。 建議您每6個月孩子測量眼軸。需要使用同一台或者同一品牌生物測量儀器,例如這次IOL-Master,這樣減少測量誤差。只要全年眼軸增幅超過0.3毫米(Ophthalmologica 2016),説視基因,需要。
我們看左側小白條,它是電腦驗光結果。右上角寫了一個“散”字,説這是滴了散瞳眼藥水後測量結果。您講解一下檢查結果。
右眼S值+2.75,意思是275度遠視。左眼S值+2.50,意思是250度遠視。於散測量S值偏低,您孩子每隻眼視度數應該350度左右。説孩子遠視度數,視晚。
右眼C值1.25是指125度散光,左眼C值0.75是指75度散光。理論上來説,6歲後,超過75度散光度數,需要矯正。但是只要孩子裸眼視力0.8以上,雙眼視力0.8以上,近立體視100以內,需要戴框架眼鏡。
我鼓勵兒童戴框架眼鏡,因為會讓孩子們變得運動,影響個人形象。
其實散光不是疾病,而是形容人眼這個機鏡頭前表面是否光學一個詞。有散光度數,是因為角膜前表面弧度先天得。本質是解剖比例,像我短脖子、胳膊、短腿。角膜前後表面的弧度2歲了。除非戴角膜塑形鏡或者成年做角膜手術,否則會改變角膜散光度數。説,角膜散光度數不會因為眼習慣、後天生活環境而改變。於您臨牀檢查,我只看到了右眼角膜曲率和散光度數。右側小白條,顯示右眼角膜曲率(看R1和R2)是51.50D和53D,右眼角膜自己散光(看下方CYL)是150度。您孩子角膜曲率,需要做Pentacam角膜地形圖,看一下角膜厚度、前後表面的曲率。我推測您孩子右眼散光應該是來自晶狀體前表面弧度,是天生。總之,接受孩子眼睛零部件得那麼。如果裸眼視力0.8以上,雙眼視力0.8以上,近立體視100以內,需要戴框架眼鏡。
高度散光並會消失,但戴上眼鏡能促進視神經發育,避免造成視,同時要減緩近視形成,避免視度數飛快增加。看著女兒飽受戴眼鏡不便,心裡煎熬,於路人批評指教忍到內傷,不免自責沒能她視覺雙眼,但沒有任何事女兒視力能發展!因此我想,感謝家中狗,讓我們發現,否則可能到現在(五歲)還不知女兒有天生高度散光,而錯過視覺細胞發育最佳時機。
全家一起「陪戴」,「遊戲」方式讓孩子戴上眼鏡!
很多人,孩子這麼小,要怎麼讓她戴上眼鏡? 我們方法,「全家人一起戴」。當時,女兒我父母 (外公、外婆) 照顧,沒有近視外婆,鮮少戴眼鏡外公,做過視先生,有媽媽我,通通要戴上眼鏡 (鏡框),目的引起女兒,讓她覺得戴眼鏡是「」事情。而外婆用心,了許多遊戲方式,讓女兒不到三天,全日帶著眼鏡,超乎醫師預期 (醫師建議第一週每日時,而後增加女兒帶著眼鏡時間)。 收起嘆氣,關上耳朵,面帶微笑!可能是因為這麼戴眼鏡孩子多,無論走街上、遇見鄰居或親朋好友會面,每個人看見女兒第一句話:『怎麼這麼小視?』『這麼戴眼鏡? 可惜喔!』這是客氣。有人指著我説:『這麼讓她戴眼鏡,可憐喔!』有人對著我女兒説:『小妹妹愛看電視吼? 』有媽媽指著我女兒她孩子説:『你看看,看電視你她戴眼鏡!』,,講到一半我台語遏止了。 聽到,我心中像有火燒,想置之不理,使個白眼!但我知道這樣會讓女兒覺得戴眼鏡是一件「事」,所以總是要隱忍情緒,笑笑地説:是不是可愛? 要散光人才能戴喔!有慧根人會跟著我一起稱讚女兒,沒慧根我速速帶離,以免負面言語出現。但無論如何,我不用「可憐」口氣他人解釋:『唉,他天生散光…』。以為孩子聽懂嗎? 她理解字彙,但她察覺和感受口氣、語調,可判斷大人討論是好事是事。
説個動聽故事,寓事實於樂,引導孩子正面思考!
隨著女兒 (三歲半後),路人關心戲碼上演,儕間詢問直接,正面言語矣。因此,藉著女兒迷冰雪奇緣,我向她説了一個「散光魔法」故事,告訴她我先生有散光魔法,而她有,可以看見如煙 (物體垂直面視覺會擴散)效果,所以我們戴著眼鏡,避免散光魔法出現,猶如愛紗 Elsa 手套。同時我們會一起戴上和脱掉眼鏡,讓她分辨,並她一起享受「散光魔法 (看不清楚)」感覺,告訴方看到了怎麼樣煙火效果。我告訴她:有散光魔法處是我們有「戴上眼鏡看清楚,拿下眼鏡可以看不清楚」選擇權,沒有散光人只能看得,女兒能認同。同時,繪本讓女兒知道視、遠視和散光,給孩子知識,絕不用「眼睛生病了」角度來女兒溝通,而故事方式維持她正面看待自己有散光戴眼鏡事實,並透過生活情境讓她知道戴眼鏡處有哪些,例如玩沙、玩泡泡時候,戴眼鏡人能受到保護,適時女兒選擇拿下眼鏡,避免「妳戴眼鏡,會…」説法讓她感到壓力,但確保近距離和專注時要戴上。另外,自己讓眼鏡成為造型一部分,帶著女兒逛眼鏡店,展現出自己眼鏡有興趣和熱忱,在家裡位置排上全家人眼鏡,讓女兒覺得擁有眼鏡是一件既能爸爸媽媽事情。
經驗分享一:提早帶孩子做檢查,錯過黃金治療期
散光度數超過 200 度稱高度散光,而且是天生。然而孩子並無法分辨自己看到影像是否,許多父母是 7 歲上小學開始檢查視力之際,發現孩子有高度散光,可惜是,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建議三六歲帶孩子做視力評估,並教孩子比視力表。
經驗分享二:接觸,讓視神經發育偷懶
春節過後,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視力和配眼鏡。3歲童童體檢時懷疑“屈光”,媽媽帶她到西安愛爾眼科醫院診,醫生檢查發現,童童眼睛散光度數有200度,建議家長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孩子配戴眼鏡。
這麼可愛孩子要變成“四眼”?這麼小戴眼鏡?這讓童童媽媽接受。她説平時注意保護孩子眼睛,很少讓孩子玩手機。什麼這麼孩子得了散光呢?能戴眼鏡?
理論上來講,我們角膜應該是一個圓形結構,但我們自然界找到一個完全正圓形物體,我們眼睛。
有少數一部分人,可能生下來眼球結構得,可能沒有散光。
孩子散光主要是眼睛先天發育導致,另有3個方面會造成影響。
不過來説,先天性散光多於後天性散光。
散光是一個方向上看不清物體且伴有變形。近視遠視兒童階段會變化,遠視,近視,而散光度數,會消除。
散光孩子中確實見,有研究説中國兒童和青少年中散光患病率有59.0%~72.4%,説超過一半孩子存在散光問題。
其中,有散光並影響孩子看清東西,有的會孩子減輕,而有需要積極治療,否則會影響孩子視力發展。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請到大家喜愛楊誠醫生,以及視光師李娟醫生來大家詳細講講這個問題。
楊誠醫生是廣東省人民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眼科博士,擅長兒童各類型屈光和斜視弱視診療,以及成人近視飛秒激光、表層激光和人工晶狀體植入手術治療領域。
李娟醫生是廣東省人民醫院眼科主管技師,眼科碩士,擅長各類型屈光和斜弱視處理,有臨牀驗。
大家如果想看多護眼乾貨,或想瞭解學術前沿,可以關注“廣東省人民醫院眼科”公眾號哦。
可能很多家長明白散光是啥,有以為散光是眼前總看到“閃光”。
而散光眼球可能類似一個橄欖球,某個軸上稱了,部分光線進入後會發生偏移,會形成一個發散影像。
總來説散光大部分是天生,但有後天因素作用,這裏大家詳細講講:
大部分小朋友散光是幼兒園入學或者年度體檢中發現,3-4歲前出現散光大多是先天性因素引起,説寶寶天生存在眼球導致了散光。
其實人眼球很少是完全規則球形,是出生寶寶,大部分眼球會有一點稱。比如有研究發現生後1周內新生兒中,有67.8%寶寶有於100度散光。
那麼哪些寶寶天生散光呢?目前確定是,爸爸媽媽直系親屬散光度數、產兒、有宮內窒息史寶寶發生散光風險。
延伸閱讀…
後天因素主要是一些可能導致孩子眼球受壓力因素,包括眼習慣、生活環境、眼部疾病。
見是眼習慣,比如孩子習慣性地眯眼(因為室內照明過亮)或瞪眼看東西(因為室內照明),或看電子產品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以及户外活動過,會導致眼瞼和眼內肌肉過度,久而久之有可能眼球壓或者壓歪了。
其次是眼部疾病,如果有反覆霰粒腫、麥粒腫、上瞼下垂,壓迫眼球,形成散光。
近年有研究發現可能增加孩子散光風險,考慮是因為面部脂肪和眼皮變眼球產生擠壓。
後是一個大家很因素,吃食物過於,缺乏咀嚼。吃東西和散光貌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其實咀嚼運動能夠促進眼部肌肉血液循環,從而預防散光發生。
我們知道散光孩子會看不清楚,然而這種看不清可能會“”,有些散光孩子貌似“視力”,讓家長們防不勝防。
我們門診會碰到這樣情況,有些200度近視孩子,視力表可能只能看到0.1、0.2了,相比之下一個200度散光孩子,視力表有時候能看到0.8,看到1.0,這時家長可能會誤以為孩子視力。
那是因為我們來查視力是E字表,如果是視眼,看起來是一片,無法辨認,而如果是散光,有可能出現看不清但能辨認情況,這樣孩子測出來視力會實際。
所以,即使測出來視力“問題”,孩子貌似“看得見”,但其實散光孩子是看不清楚,而看不清楚,孩子會習慣通過眯眼、擠眼、歪頭來看得(散光中這樣確實),時間了會孩子視力發育產生影響。
視:散光度數,孩子發生近視,且加深得。其中原因目前認為可能是看不清楚,引起眼球代償性變長,視隨之而來。
斜視:因為散光孩子某些方向上是看不清,導致眼睛內的某些肌肉會動用起來,用力調節來看得,眼睛內肌肉地亂調節亂用力,可能會引起斜視。
視:斜視道理類似,散光後眼睛內肌肉會收縮,獲得圖像,如果高度散光沒有戴眼鏡,眼時間一因為眼肌持續收縮而出現視覺,導致頭痛、眼鏡乾、頭暈症狀。
眯眼、歪頭視物:散光孩子看東西立體感、空間感和深度感會受到影響,孩子會感到轉頭、眯眼、斜眼看東西清晰度不一致,可能會通過斜眼、眯眼、歪頭姿勢讓自己看得,可能會讓孩子形成習慣,眯眼和歪頭看東西是一些孩子來檢查視力原因哦。
延伸閱讀…
視:視是一個問題,這裏跟大家展開講講。很多人會有視、遠視或者散光,他們大多數戴上眼鏡能看得清清楚楚。但有些人即使戴上眼鏡看不清,稱為弱視了。
出生到學齡前是視覺發育關鍵期,從眼睛看到圖像,會幫助孩子視覺神經系統發育。如果這個時期孩子散光沒有得到及時發現和糾正,是高度散光(200-300度以上),可能孩子看到是個世界,導致視覺神經無法接收視覺信號,得不到發育,久而久之視覺神經可能知道“何為”,弱視風險會大大增加。
大部分寶寶散光是入園前或者幼兒園定期體檢篩查中發現,我們需要篩查出度數來決定下一步治療措施。
大部分孩子散光還是屬於生理性散光。於嬰幼兒眼球處於發育變化階段,是1-2歲前,如果進行屈光度檢查,很多孩子會有散光。
這樣散光影響孩子看清楚事物,而且眼球發育,散光度數大多數會減小,3-4歲後會消失或保持一個度數。
所以3歲以前寶寶如果體檢篩查發現≤75度散光,大家不用擔心,過3-6個月去醫院複查看看有沒有加深可以了。
如果篩查中發現散光超出生理性散光範圍,是早產寶寶,我們建議到醫院進行驗光檢查,即睫狀肌麻痹下(滴眼藥水或者眼膏瞳孔)採用檢影驗光,並藥效消失後進行復光,這樣才能對散光類型、散光度數及散光軸向做出診斷。
因為視力篩查儀可能存在誤差,會出現篩查顯示散光,準確驗光後散光情況,所以還是醫院驗光結果準。
3-4歲前小小孩,如果有75度或100度左右散光話,隨年齡增長可能會減少到75度以內。
但如果孩子有150度或200度以上散光,眼球基本上不太可能會往生理性散光方向去變化了。
散瞳驗光檢查後,眼科醫生會孩子散光度數、視力是否達標、視功能情況、是否有斜視情況,來綜合判斷孩子是否需要通過戴眼鏡散光。
戴眼鏡散光(普通框架眼鏡或者散光硬性隱形眼鏡可以)讓孩子看清,保證孩子學習和生活,避免於看不清導致視加重、斜視、視、視問題。
寶寶配戴散光眼鏡後,如果沒有斜視、弱視話,3-6個月需回醫院複查一次,假如度數變化,戴鏡視力,後續每半年複查一次可以。
後續如果寶寶度數變化,一副眼鏡多可以戴1年到1年半。過了這個時間,就算度數是,我們建議要更換眼鏡,因為孩子長高了,臉部會變寬,雙眼瞳孔之間距離(瞳距)會變寬,這時眼鏡會太小太了。同理如果一年內孩子高了很多,可能要及時換鏡。
因為散光可能對孩子眼睛和視力發育有幹擾,所以建議大家遵循發現治療原則,即使孩子有説看不清楚,要注意以下方面:
重視體檢篩查結果,發現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注意觀察孩子用眼習慣,如果發現孩子總喜歡眯眼、歪頭、斜眼看東西,或低頭眼上翻,揉眼或眨眼,應該及時去檢查看看。
培養孩子用眼習慣,創造用眼環境,增加孩子每天户外運動時間,這點於預防孩子近視和散光,籠包粑粑之前文章介紹過了(大家可以戳這裏回顧哦)。
孩子一系列檢查,終於戴上眼鏡,家長來説可以鬆一口氣了,但孩子來説考驗後面。